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阵子搞的“圣母院”项目,别误会,不是真的搬砖修教堂,是在电脑上用代码堆出来的。
事情是这样的,前阵子看到新闻说巴黎圣母院要重新开放了,心里那叫一个激动。想当年去巴黎的时候,圣母院是必打卡的点,那宏伟的建筑,精美的雕刻,简直震撼人心。火灾之后,一直关注着修复的进度,现在终于要重开了,就想着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一下。
说干就干!立马打开电脑,开始琢磨怎么把圣母院“搬”到屏幕上。
我得找素材。在网上搜罗了一大堆圣母院的照片、视频、图纸,各种角度的都有,就差没用无人机飞到巴黎去航拍了。然后就开始对着照片,一点一点地分析圣母院的结构。
接下来就是建模了。我用的是Blender,这玩意儿上手有点难,但习惯了就一开始是想偷懒,直接找现成的模型,结果发现要么精度不够,要么细节太糙,根本没法用。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建。
从最基础的几何体开始,慢慢地搭建圣母院的主体框架。这过程简直是痛苦,各种调整顶点、边、面,稍微不注意就变形了。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哥特式尖拱和玫瑰花窗,简直要把人逼疯。遇到实在搞不定的地方,就去网上找教程,或者在论坛里求助,总算一点点地啃下来了。
好不容易把主体结构建好了,接下来就是贴材质了。圣母院的外墙是石头砌成的,颜色比较复杂,有深有浅,还有一些风化的痕迹。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效果,我找了各种石头材质的贴图,然后根据圣母院不同部位的颜色和纹理,一点点地调整贴图的参数。
除了外墙,还有屋顶、门窗、雕塑等等,每个地方都要细致地处理。特别是那些雕塑,简直是细节狂魔的噩梦。光是圣母像,就花了我好几天的时间,一点点地雕琢,力求栩栩如生。
材质搞定之后,就是灯光了。好的灯光能让模型更有立体感,更有氛围。我模拟了不同时间段的光照效果,白天阳光明媚,夜晚灯光璀璨,让圣母院呈现出不同的美感。
模型、材质、灯光都搞定了,就是渲染输出了。我用了Cycles渲染器,这玩意儿效果是就是太吃硬件了。每次渲染都要跑好几个小时,电脑风扇呼呼地转,感觉随时都要爆炸。
经过漫长的等待,终于把最终的渲染图输出来了。看着屏幕上那座雄伟的圣母院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虽然跟真实的圣母院还有差距,但至少我自己尽力了。
整个过程下来,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马拉松。从一开始的兴奋,到中间的痛苦,再到的喜悦,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。虽然很累,但也很值得。
这回“圣母院”项目,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不仅提高了建模、材质、灯光等方面的技术,还让我对哥特式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更重要的是,让我体会到了坚持和耐心是多么的重要。
好了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。以后有机会,再跟大家聊聊其他的项目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