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唠唠我在日本搞那档子破事的经历。
刚到那会儿,想着入乡随俗,总得体验点当地特色的东西?不是啥大事儿,就是想在我们那小区附近搞个小小的同好会,类似咱们这边的兴趣小组,玩玩模型或者交流点别的爱好啥的。听起来挺简单是?结果,这事儿就成了我的“日本xxoo”初体验。
开始搞这个事
我以为找个场地,在社区公告栏贴个通知就行了。天真!人家这边讲究多着。
- 第一步,跑社区中心。去了,人家客客气气,但就是说不清具体归谁管,让我去问街道事务所。
- 第二步,跑街道事务所。好家伙,那表格,密密麻麻,比我当年高考卷子看着都晕。填了一堆,什么活动目的、资金来源(压根没有的事)、安全责任人、紧急联络方式……我就是想找几个人周末拼个高达,至于吗?
- 第三步,被告知要“审核”。交了表,说要等通知,可能需要社区代表或者楼长之类的“盖章同意”。我当时就懵了,我上哪找这些人去?他们凭啥给我盖章?
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,期间我还试着去找过一次所谓的“社区代表”,一个老大爷,人家根本不明白我想干以为我要搞什么“非法集会”,把我给教育了一顿。
中间的折腾
这事儿就卡在这了。我寻思着,不走官方流程行不行?就私下里找邻居问问?结果发现,大家好像都习惯了这种“按规矩来”的模式,你太“随意”,人家反而觉得你不靠谱,不敢跟你掺和。
真的是处处碰壁。我感觉就像在一个设计精密的迷宫里打转,每个路口都有指示牌,但每个指示牌都指向另一个需要填表或者盖章的路口。而且还没人能给你个痛快话,永远是“我们研究一下”、“需要请示”、“按规定是这样的”。
那段时间,我真是天天琢磨这事儿,怎么就这么费劲?不就是几个人凑一起玩玩嘛搞得跟地下工作似的。
咋样了
我放弃了呗。折腾了快两个月,热情都被那些表格和“规定”给磨没了。啥同好会,我自己在家拼模型不香吗?
这事儿给我的教训就是,在日本,很多事情看着挺规规矩矩,但真要自己上手去“实践”某些想法,特别是想跳出他们那个框框的时候,那“xxoo”的麻烦事儿就来了。可能是我没找对门路,也可能是这边的文化就这样,反正我是体验到了,也算是一种经历。
现在想想,也挺可笑的,当初那一腔热血,全耗在跟各种“流程”较劲上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