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琢磨这“位面诚实商人”这档子事儿的一段经历。听着挺玄乎,就是我自个儿瞎琢磨,然后用在干活上的一点体会。
大概是前几年,我接手了一个挺头疼的活儿。怎么说,就是要让两个完全不搭嘎的部门,一个是搞技术的,闷头写代码那种,另一个是跑市场的,天天跟人打交道,让他们俩合作搞个新东西出来。这俩部门平时说话都互相听不懂,跟隔着好几个“位面”似的。
我就是个传话筒。技术这边说了一堆“专业名词”,我吭哧吭哧记下来,转头给市场那边解释,市场那边又提一堆天马行空的想法,我又得去跟技术那边磨,看看能不能实现。那段时间,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刚拿到“位面交易器”的小白,手忙脚乱,两边都不讨技术觉得市场瞎指挥,市场觉得技术太死板。
摸索“交易规则”
我寻思这么下去不行,迟早得崩。我就琢磨,这“位面”之间做“生意”,总得有个大家都认的规矩?得“诚实”,不能互相糊弄。
我就开始捣鼓一个简单的“交易系统”。
- 第一步,统一语言。我拉着两边的人,开了几次会,不谈具体细节,就定“黑话”。比如,市场想要个“酷炫的效果”,技术这边得知道这对应的是哪几个具体功能点,成本大概多少。反过来,技术说“底层架构调整”,市场得明白这会影响多久的开发,对用户有啥暂时不方便的地方。就是硬磨,把话说明白,别藏着掖着。
- 第二步,建立“信用体系”。我搞了个共享的文档,把每次开会定的事儿,谁负责,啥时候完成,都写得清清楚楚。完成了就打勾,延期了就说明原因。谁说了话就得认账,这就是“诚实”的基础。谁要是老掉链子,大家也都看得到,下次“交易”的时候自然就谨慎了。
- 第三步,小步快跑,“小额交易”。不再搞那种一上来就要整个大玩意的模式。咱们先搞个最简单的版本出来,市场拿去试试水,技术也能快速得到反馈。一次“交易”成功,大家都有信心,然后再搞下一次。雪球就这么滚起来了。
结果咋样?
过程挺累人的,跟扒层皮差不多。中间吵架、撂挑子也不是没有过。但靠着这套土办法,硬是把那个项目给磨下来了。
东西上线,效果还行,不算惊艳,但确实解决了问题,两个部门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。至少开会的时候,能坐下来好好说话了,而不是互相翻白眼。
这事儿让我觉得,不管干哪怕是听起来很扯的“位面交易”,最根本的还是得实在,得“诚实”。把丑话说前头,把规矩定清楚,一步一个脚印地来。你拿出诚意,别人才能信你,这“生意”才能做下去。
这“位面诚实商人”,听着挺酷,就是个老老实实干活、坦诚沟通的人。至少我是这么实践的,也确实尝到了点甜头。今天就分享这么多,瞎聊聊,大家随便听听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