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做的“斡耳朵”项目,这名字听着挺唬人,就是想搞个方便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,灵感来源于蒙古包,想让知识像游牧一样,跟着我的思路跑。
我就是瞎琢磨,想着把所有的资料都堆一块儿,用的时候再去找。结果可想而知,东西一多,找起来比登天还难。 后来我琢磨一下,参考成吉思汗的“四大斡耳朵”,决定把知识分成几个大类,每个大类就像一个蒙古包,里面放相关的资料。
第一步,定方向。 我先确定几个大的方向,比如“编程技术”、“读书笔记”、“生活感悟”等等,这就像是成吉思汗的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营地,每个营地都有不同的功能。
第二步,搭架子。 然后,我开始搭建每个“斡耳朵”的框架,用的是 Markdown 格式,方便编辑和管理。每个 Markdown 文件就是一个知识点,里面可以放文字、图片、代码等等。
第三步,填内容。 接下来就是往每个“斡耳朵”里填充内容,这部分是最花时间的,需要不断地学习、整理、我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来做这个事情,就像游牧民族每天都要放牧一样。
第四步,找工具。 为方便查找和浏览,我还找一些工具,比如 Obsidian,它可以把 Markdown 文件组织成知识图谱,方便我快速找到需要的知识。
这套“斡耳朵”系统,我用也有一段时间,感觉确实比以前方便多。以前找个东西,要翻半天,现在只要在 Obsidian 里搜索一下,就能很快找到。而且通过不断地整理和我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入。
这套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比如,现在的内容还不够丰富,知识图谱也还不够完善。但我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这套“斡耳朵”系统会越来越完善,成为我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这回实践让我体会到,知识管理就像游牧一样,需要不断地迁移、整理、只有这样,才能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