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就来聊聊我之前琢磨“欧美萝莉”这事儿的一段经历。
起初,我也是在网上瞎逛,老看到有人提这个词儿,有时候是讨论些图片风格,有时候是聊些人物设定啥的。听多了就有点好奇,寻思着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,跟我平时理解的那些“萝莉”有啥不一样?就想着自己动手了解了解,搞明白点。
我的实践过程
第一步:上手就查呗
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,直接就打开电脑开始搜。想着“欧美”俩字儿,那肯定跟西方文化有点关系?搜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,有说是个小说,叫《洛丽塔》,俄国人写的,后来在美国火了。讲的是个大叔和小孩儿的故事,看着就挺不对劲的。
第二步:越看越糊涂
我就纳闷了,这小说听着挺黑暗的,怎么就跟网上那种“可爱”、“萌”的感觉联系起来了?完全不搭边。我又试着搜图片,想看看所谓的“欧美萝莉”风格到底是啥样。结果出来的图片风格差异老大,有的是那种复古洋娃娃打扮,看着像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裙子,但这个好像更多人叫它“洛丽TA”时尚,而且感觉源头更偏向日本那边改的风格,跟我理解的“欧美”好像又有偏差。
第三步:跟人瞎聊聊
光自己琢磨不行,我就找些也泡在网上的朋友聊了几句。问他们怎么看“欧美萝莉”这词儿。结果发现,大家的理解五花八门。有的人觉得就是指长得像西方人的小女孩角色;有的人觉得是一种特定的穿衣打扮风格;还有的人压根就没想那么多,觉得就是个标签,随便用用。
- 有人说:“不就是那种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嘛”
- 也有人说:“我以为是那种哥特娃娃风格的衣服?”
- 还有人干脆:“一个词儿而已,别太较真。”
聊了一圈下来,我感觉更晕了。好像根本没个统一标准,大家都是凭感觉在用这个词。
咋回事
实践结果:一头雾水
搞了半天,我发现这“欧美萝莉”压根就不是个有明确定义的东西。源头那个小说《洛丽塔》讲的是个挺严肃甚至有点阴暗的故事,跟现在网上很多人追求的那种“萌”、“可爱”完全是两码事。后来可能因为各种文化传播、误读、还有些人刻意模糊概念,这个词的意思就变得特别混乱。
我的感受
有点小失望,也觉得挺没劲的。本来想弄明白一个概念,结果发现这概念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。感觉很多人用这个词,要么是不知道它的根源,要么就是故意混淆视听,追求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。我这实践过程,得出的结论就是:这词儿水太深,或者说,根本就是个被滥用搞浑了的概念。以后看到,心里大概有个数就行了,没必要太当真去深究它到底代表啥精确的风格或者群体,因为很可能根本就没有。
行了,今天就唠叨这么多,算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点记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