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“紫金丹”实践小记
大伙儿今天得空,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个玩意儿——紫金丹。也不是啥新鲜事儿,就是自己瞎折腾的一点小经验,分享出来给大伙儿瞅瞅,图一乐呵,也算是个记录。
话说从头:为啥要整这个“紫金丹”?
这事儿得从我这老胳膊老腿说起。人上了点年纪,这里酸那里痛的,就跟那天气预报似的,阴天下雨准不舒服。之前也试过不少法子,贴膏药,找人捏捏,当时是管点用,可过不了多久又老样子。后来有次听小区里一个老哥们聊天,说起他年轻时候学过点土方子,其中就有个叫“紫金丹”的,说是对筋骨不舒坦啥的有好处。就爱听这些个,心想,反正是自己身上这点小毛病,试试也无妨,万一管用?就这么着,动了心思。
寻方问药:我的“备料”之路
那老哥们也记不太全了,就给了我个大概的方子,说是有啥炙没药、木香、丁香、枳壳、延胡索、青皮、血竭、血余炭、儿茶、当归这些,还说各等分。我一听,好家伙,这名儿听着就挺“带劲”。
接下来就是去药铺抓药。这可费了我不少功夫,有些药材还好找,常规的药铺就有。但像那个血竭、血余炭啥的,我跑了好几家才凑齐。那药铺的老师傅看我抓这些,还问我干啥用,我说自己瞎琢磨着玩儿,他也就笑笑没多问。
- 跑腿:为了凑齐药材,我可是把附近几个药房都溜达遍了。
- 请教:遇到不认识的药材,就厚着脸皮问药师,人家也挺耐心。
- 筛选:买回来的药材,我还自己又挑拣了一遍,把觉得不太好的给剔了出去。
动手实操:我的“炼丹”小过程
药材齐了,就该“炼丹”了。咱也没啥专业设备,就土法上马。
第一步,研磨。这是个力气活。我把这些药材,除了那些本身就是粉末的,都尽量弄小块,然后分批放到家里那个小石臼里捣。一下一下,那胳膊酸的哟!尤其是有些药材质地硬,捣起来特别费劲。捣得差不多细了,我就用细箩筛一遍,粗的再接着捣,直到都成了细末末。
第二步,和药。按照那老哥们说的,用蜂蜜。我特地买了点好点的炼蜜,就是那种熬过的,比较稠。把药粉都混匀了,然后一点点加蜂蜜,一边加一边搅,跟和面似的。这步得有耐心,不能急,要让药粉和蜂蜜充分融合,能捏成团,不粘手也不太干就行。
第三步,制丸。和好的药团,我就揪一小块一小块的,在手心里搓,搓成跟黄豆粒差不多大,或者像那老哥说的“弹子大”,我估摸着就指甲盖那么大,方便吞服。搓好一个就放在干净的盘子里晾着。
整个过程下来,腰酸背痛的,但心里头还挺有成就感,毕竟是自己亲手弄出来的。
初见“成效”?我的体验分享
这“紫金丹”晾干之后,我就开始自己试着吃。每天早晚各吃几丸,用温水送下去。刚开始几天也没啥特别感觉,我就琢磨,这玩意儿估计得慢慢来。
差不多过了一个多礼拜,你别说,早上起来的时候,感觉这腰、腿,好像是没以前那么僵了。活动活动,也觉得比以前能舒展开点。也可能是心理作用,或者那段时间我休息得比较但不管咋说,自己感觉是轻松了那么一丢丢。
后来有一次,我那老伴儿,她不是膝盖总说不得劲嘛我就也让她试试。她吃了几天,也说好像是有点用,走路没那么憋屈了。这就让我更觉得,这“紫金丹”或许真有点名堂。
一点思考与总结
这回捣鼓“紫金丹”,对我来说,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实践。从找方子、买药材,到自己动手制作、亲自体验,整个过程都挺投入的。
咱得明确一点:我这就是个人经验分享,不是啥医学指导。这“紫金丹”到底有多大用,科学依据是咱也说不清楚。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反应肯定也不同。大伙儿看个乐子就行,真要有啥不舒服,还得是找正规医院的大夫瞧瞧,听专业人士的建议。
我就是觉得,有时候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,虽然现在看起来可能“土”,但里头或许也蕴含着一些经验和智慧。自己动手尝试一下,既是体验,也是一种学习。反正,我这回“炼丹”经历,还挺难忘的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