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这日子过久了,有时候真觉得挺没劲的,就跟打游戏卡关了一样,每天重复同样的“任务”,上班下班,柴米油盐,好像没啥新鲜感。有段时间我就琢磨,能不能换个活法,让这现实生活也变得跟玩游戏似的,有点挑战,有点奖励,有点升级打怪的意思。
开始捣鼓:把生活当“副本”刷
我就是瞎琢磨。你看游戏里,界面都挺清楚的,任务是目标在哪,完成有啥奖励,一目了然。我就想,现实里能不能也搞一套类似的“系统”?
第一步,就是拆解任务。 以前觉得头大的事儿,比如说过年大扫除,或者学个新东西一直拖着,我就不把它看成一个大麻烦。我把它拆成一个个小“任务”,就像游戏里的新手任务一样。
- 比如大扫除,今天就清理客厅,明天搞定厨房。完成一个小任务,就在心里给自己打个勾✓,感觉像是清掉了一个小怪。
- 学东西也一样,今天看一节课,明天做个小练习。不求一口吃成胖子,就图个“经验值”+1。
第二步,设置“奖励机制”。 光干活没甜头,那肯定坚持不下去。我就给自己定规矩,完成一个比较难的“周常任务”,比如坚持锻炼一周,或者看完一本有点难度的书,就给自己点“奖励”。
这奖励不用多贵重,可能就是周末多睡会儿懒觉,或者买杯平时舍不得买的咖啡,甚至就是纯粹的成就感,告诉自己:“这关我过了!” 感觉挺实在的。
熟悉“操作界面”:记录和调整
光想没用,得动手“操作”。我没用啥复杂的APP,就拿个小本子,或者手机备忘录,简单记一下。
主要记两样东西:
- 今日“任务清单”: 列出来今天要干掉的几个“小怪”。
- 完成情况和感受: 完成了哪些,感觉怎么样,有没有遇到啥“BUG”或者难点。
这过程就像熟悉游戏界面,一开始可能有点笨拙,忘了记录,或者任务定得不合理。比如,有时候一天给自己安排了十几个“任务”,结果一个都没完成,挫败感爆棚,跟游戏里越级打怪被秒杀似的。后来就学乖了,慢慢调整“难度”,任务定得少点、具体点,确保大部分能搞定,保持“胜率”。
遇到实在不想干的“任务”,就硬着头皮上,心里默念:“这是主线任务,躲不过去的,早晚得清。” 清完了那种轻松感,比打通一个难关还爽。
“游戏”进行中:心态的变化
这么搞了一段时间,生活本质没变,该干的活儿一样不少。但心态确实变了点。
以前觉得是负担的事儿,现在看成是挑战或者“经验包”。完成一件小事,不再是“又搞定一件麻烦”,而是“我又得了一分”。这种感觉挺微妙的,好像自己成了生活这个“游戏”的玩家,而不是被推着走的NPC。
这也不是万能药。有时候也会觉得这“游戏”挺无聊,规则不公平,甚至想“删号”不玩了(当然只是想想)。但总比一直抱怨或者麻木要强点。起码,我尝试着去“玩”它,而不是单纯地被它“玩”。
这套“现实游戏”系统还在运行中,有时候严格执行,有时候也偷懒放纵一下。就跟玩游戏一样,总有想摸鱼的时候嘛但这种把生活稍微“游戏化”一点的尝试,确实让我觉得日子多了点主动权,也多了点乐趣。就这么回事儿,继续“打怪升级”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