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矢琶羽这家伙,鬼灭里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个鬼。不是说他多厉害或者多招人喜欢,主要是他那能力,手掌心长眼睛,还能射那种看不见的箭头,指哪打哪,控制方向,挺玄乎的。
我的“箭头”实践
看到他这招,我就想起之前我搞过的一个事儿。那会儿接手了一个社区活动,帮忙组织的。别提了,真是给我累得够呛。你想,一个活动,涉及到的人、东西、环节,乱七八糟一大堆。
当时我就感觉,我太需要矢琶羽那样的能力了。
为什么?因为好多事儿它不在你眼前发生,或者说,等你看到的时候,已经晚了。
- 比如,志愿者A答应了下午两点到,结果快三点了还没影儿,电话也不接。
- 又比如,预定的场地物料,说好了早上送到,结果中午了还没动静,一问,送货的路上堵车了。
- 还有更烦的,活动流程里有个小环节,我以为很简单,结果现场出问题了,参与的人一下就抱怨起来了。
那段时间,我整个人就跟绷紧的弦一样。脑子里全是事儿,手上拿着个表,不停地打电话、发消息确认。 就感觉自己也想有双能“看见”问题所在的眼睛,能提前“发射箭头”,把那些潜在的麻烦事儿给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,或者干脆就让它别发生。
我那时候做了好几版的应急预案,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列出来,写上对应的处理方法。打印出来,搞得跟作战地图似的。还拉了个临时的群,不停在里面吼,让大家随时汇报情况。说白了,就是想学矢琶羽那样,进行一种“远程操控”,尽可能地把所有不可控因素都摁住。
结果?
效果嘛有一点,但人是真累。 活动算是磕磕绊绊搞完了,没出大乱子,但也绝对谈不上完美。很多突发情况,还是搞得我焦头烂额,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,算是体会深刻了。
琢磨明白了
后来我自己复盘,觉得当时太钻牛角尖了。总想着去控制那些“看不见”的东西,跟矢琶羽用箭头似的,想把一切都纳入掌控。 但现实不是动画片,哪有那么多“血鬼术”可以用。很多事情,你就是控制不了。
过度追求那种全知全能的控制,只会把自己累垮。矢琶羽不也挂了吗?说明这种能力也不是万能的,总有它的局限和代价。
我现在觉得,遇到复杂的事儿,与其幻想自己能操控一切,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实在的地方:
- 把能抓住的环节抓牢。
- 多做备份,留足冗余。
- 更重要的,是心态放平,接受意外的发生,然后快速反应去解决。
那次经历之后,我再遇到类似的事情,就不再强求自己去做那个“矢琶羽”了。累,而且效果也就那样。还是踏踏实实,做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,来得更实在点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