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晚上11点,也就是23点这个坎儿,对我来说,以前真是个不大不小的关口。年轻那会儿还不觉得,该吃吃该喝喝,到了这个点儿,正是夜生活或者说,夜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。
那时候,一到晚上十点多快十一点,肚子就开始咕咕叫,或者就是嘴巴馋。白天上班累得够呛,晚上就想放松放松,搞点啥吃的犒劳自己。最常干的事,就是摸出手机点外卖,烧烤、炸鸡、麻辣烫,哪个味儿重哪个香就来哪个。吃的时候是真痛快,但吃完躺床上,那滋味儿,啧啧,有时候撑得睡不着,有时候又觉得腻得慌,第二天起来还不得劲。
后来是咋开始琢磨这事的?
主要是身体有点吃不消了。年纪稍微上来点,感觉晚上吃太多,第二天起来人特别沉,没精神。还有就是,体重也跟着蹭蹭涨。我就开始想,这23点是不是真得改改习惯了。
我的实践过程挺简单的,就是“管住嘴”加“找替代”。
- 第一步:硬扛。 我想着到点了就忍着,饿了就喝水。试了几天,效果一般。有时候饿得抓心挠肝,反而更想吃东西了,甚至会报复性地吃更多。这条路对我来说,有点极端,不太行。
- 第二步:找健康的替代品。 我看网上说,实在要吃,就吃点清淡的、好消化的。我就开始尝试。
- 晚上快到11点,要是真觉得饿,我就先喝杯温水,等个十分钟。有时候就是渴,喝完水就不那么想吃了。
- 如果还饿,我就去弄点水果,比如一根香蕉,或者几片苹果。注意量不能多,就垫垫。
- 再后来我发现喝杯热牛奶或者无糖酸奶也挺暖暖的下肚,感觉挺舒服,好像也更容易困了。
- 有时候我会提前准备点原味坚果,饿的时候吃一小把,也能顶事儿。
- 最关键的一招,是把晚饭吃好、吃饱。尽量保证营养均衡,晚餐吃足了,晚上自然就不太容易饿了。
现在的状况
现在嘛基本上到了23点,我已经不太会主动想吃东西了。偶尔加班晚了,或者白天吃太少,确实会饿。这时候,我就会按照上面说的“替代法”来处理。
最大的改变,我觉得是心理上的。以前是放纵,现在是克制但不是压抑。就是跟自己的身体商量着来,真饿了就少量补充点能量,不是饿,只是馋或者习惯,那就忍忍或者喝点水。
就是这么个折腾的过程。从一开始的胡吃海喝,到硬扛,再到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。现在感觉身体负担小多了,睡眠好像也踏实了点。这算是我对付“23点”这个时间点的一点个人实践记录,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用,但对我自己,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改变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