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,正好跟大家伙儿聊聊我之前折腾那套x299平台的经历。这玩意儿,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,也夹杂着点儿小确幸。
为啥是x299?
起初,我压根没想过碰x299这级别的。那会儿我手头那台老电脑,用了好些年了,干啥都慢,尤其是跑一些稍微吃配置的活儿,比如剪辑个视频、跑个渲染啥的,简直能把人急死。寻思着得换台给力点的,结果一看全新的x299主板,好家伙,那价格真是吓死个人!动不动就大几千上万的,咱这普通老百姓哪顶得住。
就在我快要放弃,准备随便整个主流平台的时候,无意间在一些二手平台上瞅见了x299的板子和U。你猜怎么着?有些价格,比如某些商家甩货的,或者个人出的,那叫一个“无人问津”,标个八百多块钱摆了好几天都没人要。我当时就寻思,这玩意儿虽然是上一代旗舰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性能底子肯定不差。
淘换零件,东拼西凑
主板和CPU的选择:
这下可就来劲了。我开始天天蹲二手,看来看去,发现华擎有些板子性价比还行,像是X299 Steel Legend,用料看着挺实在,还有那个X299 EXTREME 4,通道数也够用。ROG那些败家之眼肯定也馋,特别是那个LiveDash OLED小屏幕,看着是挺酷炫,但价格嘛二手也还是贵一截。我还是选了个相对划算的,具体型号就不细说了,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,反正就是块功能尚可,价格美丽的板子。
CPU,一开始也纠结。你看那7740X,虽然只有4核8线程,但它起步频率高,4.2GHz,睿频能到4.5GHz,对付日常和一些单核性能要求高的场景,也够用。不过我后来还是咬咬牙,淘了个核心数多一点的,比如像i9-7900X或者运气好能碰到价格合适的10900X,毕竟咱这需求摆在这儿。
内存和
内存方面,x299支持四通道,那肯定得插满。不过有些matx的x299主板,空间有限,就只有4条内存插槽,这点得注意。咱肯定得搞个大板,插满它!散热片这些,我看中华擎官方吹他们那个“xxl铝合金散热片”,确实挺唬人的,看着散热应该不赖。
装机过程的那些事儿
零件陆陆续续到手,就开始装机。这玩意儿,安装难度跟常规主板差不多,你要是自己装过机,基本没啥大问题。就是x299板子普遍大一些,有些机箱可能得费点劲。我记得当时为了把那巨大的散热器装上去,还划破了点手皮,嗨,都是小事儿。
整个过程最提心吊胆的还是点亮那一刻。毕竟是二手件,心里多少有点打鼓,生怕哪个零件有暗病。还一次点亮,顺利进入BIOS,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。
为啥非得折腾这套“老旗舰”?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,干嘛非得费这么大劲儿折腾这套又老又“过气”的平台?这里面还有段小插曲。
那阵子,我不是刚好赋闲在家嘛之前那份工作黄了,新工作还没着落。赋闲在家总得找点事做,不然人容易废掉。我就琢磨着接点私活干干,主要是做一些视频后期的活儿,偶尔也帮人搞搞三维建模渲染。我之前那台破电脑,你让它剪个1080P的短片都费劲,更别说4K素材或者复杂的渲染任务了。客户催得紧,我这边机器不给力,真是急得我满嘴起泡。
那会儿手头也不宽裕,新平台预算根本不够。买全新的主流平台,感觉性能提升有限,特别是PCIe通道数,对于我这种可能要插采集卡、加速卡,还想搞双显卡的人来说,主流平台那点通道捉襟见肘。就在这时候,x299的二手平台进入了我的视线。通道管够,CPU核心数也多,价格嘛努努力也还能够得上。
这套x299平台,对我来说,不单单是个爱更是当时的一个“生产力工具”,是帮我渡过难关的伙伴。咱也没别的路子,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实际用起来怎么样?
装好之后,那性能提升是立竿见影的。以前剪视频预览卡成PPT,现在丝般顺滑;以前一个渲染任务得跑一宿,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。特别是PCIe通道多的优势,我插满了各种卡,速度也没啥影响,这点是真香。无论是干活还是偶尔摸鱼打打游戏,这套平台都能轻松胜任。
二手的东西,风险肯定是有的。比如有些主板可能电容有点老化,或者某个接口有点小毛病。但只要你淘换的时候多留个心眼,找靠谱的卖家,一般问题不大。我这套用到除了偶尔清清灰,倒也没出过啥大篓子。
x299这套平台,你要是追求极致性价比,又对性能和扩展性有一定要求,那在二手市场里淘换一套,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前提是你得有点动手能力,也得能承担一定的风险。对我而言,这波折腾,值了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