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这个780m。这玩意儿能进我法眼,纯粹是给逼出来的,算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换机史换来的经验。
话说我之前那台笔记本,那叫一个老爷车。开机得先去泡杯茶,回来指不定还没进桌面。你要是想同时开几个浏览器页面,再开个聊天软件,那风扇就跟拉警报似的,呜呜地响,键盘烫得能煎鸡蛋。最要命的是是它那个破集成显卡,别说玩游戏了,有时候开个稍微复杂点的PPT都卡给你看。有一次急着给客户改个方案,图片一多,直接死机,我当时砸电脑的心都有了。
就是那次之后,我下定决心,必须换!
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挑选过程。那段时间,我天天在网上看,逛论坛,问朋友。结果?越看越糊涂。有的说,办公本嘛随便买个就行,能用WPS就行。有的说,不行,现在软件吃配置,CPU得强,内存得大。还有的说,要想体验必须上独立显卡,不然就是垃圾。把我给整蒙了,预算就那么多,又想要轻薄方便携带,又想要性能过得去,这不纯粹难为人嘛
我记得特别清楚,有段时间特别流行那种“高配低价”的说法,什么“最新i7处理器只要4999!”结果仔细一看,屏幕是瞎眼屏,内存是单通道焊死的,硬盘小的可怜。还有些本子,吹得天花乱坠,说自己是“电竞级”,结果一看,连个正经独显都没有,这不是坑爹吗?
我就慢慢琢磨,我到底需要我平时主要就是办办公,写写东西,偶尔可能需要处理点图片,或者剪个简单的短视频。游戏嘛也就偶尔玩玩那种不太吃配置的网游,解解闷。我要那么强的游戏性能干嘛背着个死沉的砖头到处跑,图啥?
这时候,AMD的那个780m核显就慢慢进入我的视野了。
一开始我也不信,总觉得核显不就是个“亮机卡”吗?能干啥正事?后来看了不少评测,也听了一些用过的人的说法,才发现,时代真变了。他们说这780m,一般都用在像锐龙7 7840U或者更新的8845H这类处理器里,用在轻薄本上。性能居然还挺像样,日常办公、高清视频播放肯定不在话下,甚至有人说用它剪辑1080P的短视频也还凑合,一些主流网游也能跑跑。这不就正合我意吗?
你想,一个集成在CPU里的核显,功耗低,发热也相对小,这样笔记本就能做得更轻薄,续航也能好一些。对我这种经常需要带着电脑出门,又不想性能太拉胯的人来说,简直是福音。它可能比不上那些正儿八经的游戏本独显,比如什么GTX1650或者更强的,但它胜在均衡,对于我这种“既要又要还要”的用户来说,算是个不错的平衡点。
折腾了这么一大圈,我算是明白了。选电脑这玩意儿,不能光听别人吹,也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给忽悠了。关键是搞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,别为那些自己根本用不上的性能买单。这780m,对我来说,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出现的合适玩意儿。它让我知道,原来轻薄本也能干不少活儿,不用再忍受以前那种又慢又卡的痛苦了。这算是我实践过程中的一点小小心得,希望能给同样在纠结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