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们儿几个,今儿个咱就聊聊这“男人的天堂”到底是个啥玩意儿,以及我老李是怎么捣鼓出我自个儿那一片小天地的。一听这名儿,估计不少兄弟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啥拉脱维亚大美女,或者南美哪个热情似火的国家,对不?网上说的那些,什么女多男少,开放自由,听着是挺美的。
那些地儿咱也没去过,都是道听途说。我这人实在,就喜欢聊点自个儿亲手干过的事儿。对我来说,所谓的“天堂”,没那么玄乎,就是能让自个儿彻底放松、干点喜欢的事儿、没人打扰的地儿。
折腾的起因
话说那是去年,工作上压力山大,回家,孩子闹老婆催,感觉整个人都快炸了。我就琢磨着,得给自己找个出口。以前年轻那会儿,不都喜欢瞎鼓捣点东西嘛修个收音机、装个电脑啥的。现在条件好了,反而没那份心境了。
我就寻思,家里那间储藏室,常年堆着些不用的杂物,黑灯瞎火的,跟个“禁地”似的。何不把它给收拾出来,弄成我自个儿的一个小空间?就这么一定,说干就干!
具体咋干的
第一步:清理战场。
这储藏室,可真是“宝藏”遍地,全是些用不着的旧衣服、破烂家电、孩子小时候的玩具。我先是跟老婆大人报备了一下我的宏伟计划,她一开始还不太乐意,说我瞎折腾。我好说歹说,保证不乱花钱,就想有个能安静待会儿的地方。她看我态度坚决,也就勉强同意了。
然后我就开始搬运。那叫一个费劲!把能扔的都打包扔了,能送人的整理送人。光是清理出来的垃圾,就装了三大麻袋。累得我腰酸背痛,但看着空间一点点腾出来,心里头那叫一个敞亮。
第二步:规划布局。
地方不大,也就五六个平方。我拿个卷尺量了又量,在纸上画了个草图。想着哪儿放张桌子,哪儿弄个置物架,插座够不够用,灯光怎么安排。这玩意儿不能瞎来,得实用第一。
第三步:采购装备。
清理完了就该添置家伙了。本着“能省则省”的原则,我先去二手市场淘了一张旧电脑桌,看着还挺结实,价格也便宜。椅子是之前淘汰下来的办公椅,擦干净还能用。然后就是上网比价,买了个好点的LED吸顶灯,保证亮度。又添了几个插排,毕竟以后电子设备少不了。最重要的,我还入手了一套常用的五金工具,螺丝刀、扳手、电钻啥的,以后捣鼓东西方便。
第四步:动手安装。
东西陆续到货,我就开始组装。先是把灯换上,屋里立马亮堂了。然后是安装桌子,摆放椅子。墙上,我钉了几个置物架,用来放工具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。我还特意拉了根网线过来,保证上网速度。整个过程,钻孔、拧螺丝、布线,都是我自个儿一手操办的。虽然手艺糙了点,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心里美滋滋的。
第五步:完善细节。
硬件差不多了,就该填充点“灵魂”了。我把我那台老伙计电脑搬了进去,装上平时爱玩的游戏。又整理出几本一直想看没时间看的书,摆在桌角。墙上还贴了几张自己喜欢的电影海报。对,我还搞了个小小的蓝牙音箱,放点音乐,那氛围立马就起来了。
弄成了啥样
经过这么一番折腾,原本那个堆满杂物的储藏室,现在彻底变了个样。一张桌子,一把椅子,一台电脑,一堆工具,几本书,几张海报。虽然简单,甚至有点粗糙,但这确确实实成了我的“秘密基地”。
每天下班回家,或者周末有空,我就会钻进我这小“天堂”。有时候是捣鼓一下新买的电子产品,有时候是研究一下工具怎么用,有时候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,或者戴上耳机打几把游戏,彻底放空自己。没人打扰,不用想工作上的烦心事,也不用管家里的鸡毛蒜皮。
说白了,这“男人的天堂”,不一定非得是啥高大上的地方。它可能就是一个能让你卸下所有防备和压力,找回一点点属于自己乐趣的小角落。对我老李来说,这间被我亲手改造出来的储藏室,就是我最好的“天堂”。在这里,我能找到片刻的宁静和纯粹的快乐。这比啥都强,哥们儿们,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