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,老琢磨“手民”这个词儿。以前听老辈人说过,好像是指木匠或者印东西的师傅,反正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。现在天天对着电脑敲键盘,有时候就觉得这手,除了打字好像也不会干别的了,有点空落落的。
动手前的想法
前阵子收拾屋子,翻出来一堆旧卡片,想着给人写点啥,又觉得买来的卡片都一个样,没啥意思。突然就想,能不能自己弄点特别的标记?就像以前那种盖戳的印章一样。脑子里就蹦出“手民”这词儿,对,以前刻板印刷不就是这么干的嘛咱也试试?
开始折腾
说干就干,我就上网随便淘换了一套最便宜的橡皮章工具。到手一看,就几块橡皮砖,几把小刻刀,一个描图用的硫酸纸,还有一盒印泥。 看着挺简单,我心想这还不轻松拿捏?
- 第一步是描图。 我先在纸上画了个特简单的图案,一条小鱼,然后用硫酸纸给它拓下来,再反印到橡皮砖上。这步还行,没啥难度。
- 第二步就是刻了。 这可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。我拿着那小刻刀,对着橡皮砖上的线条就下手了。一开始没轻没重,不是刻深了,就是刻歪了,要么就是把不该去掉的地方给戳掉了。第一块橡皮砖,基本上就让我给废了。
- 琢磨经验。 我停下来想了想,这玩意儿急不得。得稳住手,一点一点来。看人家视频里,好像刀子要有个角度,要顺着劲儿走。
- 再来一次。 换了块新的橡皮砖,我这回小心多了。先用笔刀把图案大致轮廓给划出来,然后再用小角刀慢慢地把空白的地方挖掉。那感觉,真是得屏住呼吸, 手指头都有点僵硬。刻下来的橡皮屑跟雪花似的往下掉。
弄出点样子了
折腾了大半个晚上,总算是把那条小鱼给刻出来了。虽然线条有点抖,边边角角也不是很干净,但好歹是个形状了。我赶紧拿出印泥,把橡皮章往上一按,再小心翼翼地盖到白纸上。
还真像那么回事! 看着纸上那个有点笨拙但确实是我自己弄出来的小鱼图案,心里那叫一个美。虽然比不上电脑里随便画的图那么规整,但这感觉完全不一样。这是我一刀一刀刻出来的,是“手作”的。
一点感受
现在我算是稍微体会到一点“手民”的感觉了。可能跟以前那些靠这吃饭的老师傅比,我这纯属瞎玩,技术差远了。但是,这种把脑子里的想法,通过自己的手,一点点变成实实在在东西的过程,真的很奇妙。
它不像在电脑上,错了可以撤销,可以复制粘贴。这橡皮章,刻错一刀可能就得重来,或者将错就错,也挺有意思的。它逼着你慢下来,专注在手上这点活儿上。弄完之后,看着那个小小的成果,感觉比完成一个复杂的PPT还有成就感。
现在这套工具还在我桌子边上放着,偶尔闲下来就拿出来刻个小玩意儿,盖在给朋友的信封上,或者自己的笔记本上,挺好玩的。感觉这手,除了敲键盘,好像又多了点别的用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