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,就跟那网上说的啥“黑宫”似的,听着挺唬人,落地干起来,完全是另一码事。
硬啃那块硬骨头
记得那是前几年,公司黄了俩项目,轮到我接手一个烂摊子。代码老旧,文档没有,负责的人早跑了,交接?不存在的。当时一看,头都大了,感觉就像是要硬闯一个守卫森严的“黑宫”,里面啥情况都不知道,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。
第一步,就是摸底。没别的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上。我关起门来,花了差不多一个礼拜,就是看代码,一行一行地捋。那代码写得,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各种奇葩逻辑,还有不少地方明显是网上抄了没改明白的,看得我眼冒金星。好几个老同事都私下劝我,说这玩意儿别碰,纯属浪费时间,谁碰谁倒霉。
搭环境。这又是个大坑。原来的开发环境早就没了,服务器也格式化了。我只能自己从头搭。到处找旧的安装包,缺这少那,依赖库版本死活对不上,折腾了好几天,总算在我那台破笔记本上勉强能跑起来了。那感觉,就像在黑灯瞎火的屋子里找开关,全凭运气和耐心。
- 到处翻论坛找旧版本的库文件。
- 挨个试错,记录哪个版本能兼容,哪个会炸。
- 本地虚拟机搞了好几个,就怕交叉污染,搞乱了又得重来。
然后,开始动手修补。找出用户反馈最要命的几个bug,先想办法堵上。改一点,编译半天,再测试大半天,生怕一不小心引入了新问题,那就更麻烦了。那段时间,天天晚上十点后才走,回家倒头就睡。我记得有次周末在家加班,孩子过来让我陪他玩,我眼睛盯着屏幕头都没抬,后来孩子妈跟我说,孩子挺失落的。现在想想有点亏欠。
过程里真是啥糟心事都有。有一次,我以为改了个很小的配置,结果整个测试系统直接崩了,数据都丢了一部分,差点被领导直接开了。还有一次,为了一个跟第三方接口的兼容性问题,跟另一个部门来回扯皮拉筋好几天,电话打到烫手,邮件写了几十封,还是我们这边妥协,改了自己一堆东西才算完。
回头看看
就这么修修补补搞了小半年,项目居然慢慢稳定下来了,还能跑起来处理核心业务了。虽然里面还是一堆坑,代码还是那么丑,但至少门面能看了,能撑住日常使用了。回头看看,当初觉得是“黑宫”一样不可能的任务,居然就这么一步一步给啃下来了。
这事儿给我的感觉就是,很多东西看着吓人,名头挺大,像是什么“黑宫”,或者有些技术吹得天花乱坠。但真让你上手去干了,就是那么回事,一步一个脚印,解决具体问题。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或者外表给吓住了,干就完了。虽然过程可能挺狼狈,挺糙的,代码写得也不漂亮,但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样的。现在想想,那段日子虽然苦逼,但也确实锻炼人,至少现在再遇到烂摊子,心里有底气多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