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“日姐姐”这事儿的经历。不是啥攻略,就是我自个儿瞎折腾的过程记录,大家随便听听。
一、最初的瞎琢磨阶段
刚开始,就是好奇。你看动漫、日剧里那些姑娘,说话软软糯糯,感觉挺不一样的。我就寻思,这现实里到底啥样?是不是真跟电视里演的一样?那时候也没啥章法,就想着先多接触接触呗。
我做了啥?
- 找机会:那会儿正好有个机会去那边待了一小段时间,就想着多观察观察,也试着跟人搭话。还在一些语言交流的网上平台注册了账号,想着练练口语,顺便认识认识人。
- 硬着头皮上:一开始真挺怵的,不知道说就从最简单的打招呼开始,问问路,聊聊天气,反正就是硬着头皮说。碰壁是常有的事儿,人家客客气气的,但感觉就是有距离。
二、磕磕绊绊的实践期
我发现,跟咱们这边确实不太一样。有几点印象特别深:
第一,贼讲礼貌,但距离感也强。
见面鞠躬问好那是基本操作。你对她客气,她比你更客气。但这种客气,有时候让你感觉像隔着层纱。不像咱们,熟了之后就勾肩搭背、啥话都说。她们好像总得保持一个“安全距离”。我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不够热情,后来发现好像是文化习惯。
第二,说话得绕弯子。
这点我真是吃了好几次亏。咱们习惯直来直去,有啥说我试过直接表达想法,或者开个自以为幽默的玩笑,结果对方要么愣住,要么就是那种“嗯…”“…”的尴尬回应。后来慢慢琢磨,她们好像更习惯委婉的表达,得听“话外音”。比如她不直接拒绝你,但语气、表情会暗示你“这事儿不太行”。这玩意儿得靠悟。
第三,小细节特别在意。
比如约个时间,她们通常会提前很久确认,而且准时到不行。你要是迟到个几分钟,虽然嘴上不说但能感觉到对方有点不自在。还有就是送小礼物这个事儿,好像挺普遍的。不是说要多贵重,就是个心意。我去朋友家做客,学着带点小点心啥的,对方明显会很高兴。
三、个人的一点体会
搞了半天,我琢磨明白了点事儿。
跟她们打交道,不是说你耍什么“技巧”就能搞定的。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真诚。你装是装不久的,人家心思细,能感觉出来。
但光真诚也不够,还得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习惯。你不能拿咱们这套直接往上套,那肯定碰一鼻子灰。得多观察,多体会,学着“入乡随俗”。比如她们说话委婉,你就不能老逼着人家给个痛快话;她们注重礼节,你就得跟着讲究点。
还有就是耐心。别想着一步登天,关系得慢慢处。可能一开始进展很慢,感觉没啥突破,但只要你持续地、真诚地去接触,表现出你的靠谱和尊重,时间长了,人家自然能感受到。
我记得有一次,跟一个认识挺久的日本朋友聊天,她后来跟我说,刚开始觉得我有点“大大咧咧”,甚至有点“粗鲁”(估计是我说话太直接了),但后来看我做事还算认真负责,人也实诚,才慢慢觉得我这个人还行。你看,这不就是时间换来的信任嘛
总的来说,这过程没啥捷径,就是多看、多听、多感受,然后用真心去换真心,同时注意方式方法,别太自我中心。这就是我自个儿一路摸索过来的体会,不一定对,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