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讲最近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,算不上啥大事,但对我来说,挺有点“希望”那意思在里头。
前段时间,感觉整个人有点提不起劲,看啥都不太顺眼,家里也乱糟糟的。尤其是娃那堆绘本,东一本西一本,沙发上、地上,到处都是。每次看着都心烦,但又懒得收拾,就觉得,日子咋就过成这样了。
有一天看着那堆书,突然冒出个念头:要不,自己动手给它们做个家?弄个小书架。说干就干,心里也没底,咱也不是木工,以前顶多拧个螺丝。
第一步,找材料。 没敢买好木头,怕浪费。就去附近市场淘了些便宜的松木板,看着还行。回来拿尺子量,画线,笨手笨脚的。果然,第一刀下去就歪了,木屑飞得到处都是。心里那个烦躁,差点就把板子扔了。
接着是锯。 没专业工具,就一把破手锯。来来回回拉,胳膊都快断了,那声音也刺耳。好不容易把几块板子锯下来,边缘毛糙得不行。又拿出砂纸,一点一点磨。这活儿真是磨性子,从粗砂纸换到细砂纸,磨了好久,手都磨红了,才感觉摸上去不那么扎人了。心里就想,这玩意儿能成吗?但看着那几块形状越来越规整的木头,又觉得好像有点意思了。
然后是拼装。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我找了些螺丝,对着画的草图(就是随便画的几条线),开始拧。拧进去,发现歪了,拆掉重来。又拧,感觉晃晃悠悠的,不稳当。折腾了好几回,满头大汗,腰也酸。有时候真想放弃,觉得买一个才多少钱,何必费这个劲。可转念一想,都弄到这份上了,扔了不是更亏?硬着头皮继续搞。
是上漆。 为了好看点,也为了保护木头,买了罐没啥味道的水性漆,挑了个暖和的黄色。刷第一遍的时候,那木板吸油漆吸得厉害,颜色斑斑驳驳的。等干了,再刷第二遍,看着就好多了。整个过程,家里弄得乱七八糟,身上也沾了不少油漆点子。
折腾了大概两三天,那个小书架终于立起来了。样子挺普通,甚至有点歪歪扭扭,细看全是毛病。但不知道为我看着它,心里就是挺得劲。
把娃那些乱七八糟的书一本本放上去,瞬间感觉那个角落清爽了,也亮堂了。娃放学回来,看到书架,还挺高兴,在那儿翻书看。那一刻,就觉得之前费的那些劲,值了。
这事儿,做个书架本身没啥了不起的。但对我来说,就像是在一团乱麻里,自己动手清理出了一小块地方,造了点秩序出来。感觉像是,给自己打了点气。看着那个自己亲手做出来的、虽然不完美但很有用的小东西,心里就觉得踏实多了,好像日子也没那么糟糕,总有点啥是可以自己掌控,可以去改变的。这就是我那几天的“希望”,一点点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希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