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我那个“x计划”。也不是啥大事儿,就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个记录,搞定了挺有成就感的,分享给大伙儿听听。
为啥要搞这个“x计划”?
说起来也简单,就是觉得,年纪上来了点,很多事情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么随心所欲了。特别是自己手头上的一些老物件,还有电脑里存的一堆乱七八糟的文件,感觉再不整理,以后真就找不着北了。看着家里、电脑里越来越乱,心里就不得劲儿。正好前段时间有点空闲,就下定决心,给自己立了个项,代号就叫“x计划”,听着好像挺神秘,就是个大扫除加整理的活儿。
我是怎么开始动手的
一开始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。东西太多,太杂。我琢磨着,得有个章法。第一步,就是清点。
- 先把所有需要整理的东西,不管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,都大概过了一遍,心里有个数。实体物件就堆在一块儿,电脑文件嘛就先建了个临时大文件夹,把各个盘感觉要整理的都拷了份过去,做个备份,免得搞丢了。
- 然后,就是分类。这是个头疼活儿。实体的,我分了“保留”、“待定”、“扔掉”三大类。电脑文件,分了“工作相关”、“个人生活”、“学习资料”、“暂时没用但舍不得删”这几类。
第二步,就是硬着头皮处理“待定”和“扔掉”的。 扔东西得狠心,很多年没碰过的,留着也没啥意思,占地方。待定的,就再仔细看看,回忆一下当初为啥留着,现在还有没有必要。这个过程挺磨叽的,但也挺有意思,翻出来不少老照片、旧信件,回忆满满。
详细的折腾过程
分类完了,就开始具体整理“保留”下来的东西。
实体的部分,我买了些收纳箱,统一尺寸和颜色,看着整齐。重要的证件、文件啥的,用文件袋装贴上标签,放进专门的抽屉里。那些有纪念意义的小玩意儿,找了个展示架放起来,也算有个归宿。
电脑文件整理是重头戏,花的时间最长。
- 照片,这是大头。好多重复的,还有很多质量不行的。我就一张张看,该删的删,该归类的归类。按照年份、事件建文件夹,比如“2023年-家庭聚会”、“孩子成长记录-小学”这样。
- 文档,工作和个人的分开。工作的按项目或者时间线排,个人的就按内容,比如“菜谱”、“旅游攻略”、“随笔感想”之类的。
- 还发现一堆早年下载的电影、音乐,很多现在网上都能找到,占着硬盘空间。犹豫了一下,还是删了不少,只留了些特别喜欢的或者稀有的。
- 最关键一步是备份。 整理好的东西,不能就这么放着。我搞了个移动硬盘,把所有整理好的重要文件备份了一份。然后,又挑了最最核心的照片和文档,加密压缩后,传了一份到云盘。这样搞,心里才踏实点,不怕电脑突然坏掉。
整个过程,断断续续搞了差不多一个月。有时候晚上弄到挺晚,眼睛都花了。中间也有烦躁的时候,觉得这活儿啥时候是个头。但每次整理完一小块区域,看着清爽了,那感觉又回来了。
的结果和感受
“x计划”算是基本完成了。家里清爽了不少,找东西方便多了。电脑里的文件结构也清晰了,工作效率都感觉提高了点。最重要的是,心里那块石头落地了,不再焦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。
这回折腾下来,最大的体会就是,动手去做,比空想重要得多。 哪怕慢一点,一点点来,总能搞定。还有就是,定期整理真的很有必要,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,都能让人更清爽、更专注。这“x计划”虽然名字起的唬人,但干的活儿挺实在,效果也挺满意。下次再有啥想做的,还得这么一步步来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