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这个睡觉的事儿,以前年轻的时候,头沾枕头就着,现在不行了,翻来覆去烙饼似的,脑子里还跑火车。后来实在受不了了,就开始瞎琢磨,怎么能让自己睡得快点、踏实点,就管它叫“睡眠术”,就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套东西。
准备工作,先把环境拾掇好
我发现,环境确实挺影响睡觉的。以前不讲究,灯开着、手机放枕头边,那能睡好才怪了。
- 第一步,降温。 我试了试,睡前个把小时,把卧室空调稍微开低一点点,不用太冷,就是那种凉飕飕但不至于冻着的温度,感觉身体好像更容易放松。具体多少度我也没量,就是凭感觉,比客厅稍微凉快点就行。
- 第二步,调暗光线。 这点挺重要的。以前总觉得没事,现在发现睡前一两个小时,最好就把大灯关了,开个小小的、光线柔和点的床头灯,暖黄色的那种最手机屏幕亮度也调到最低,或者干脆就不看了,看也只看点不费脑子的。
- 第三步,清空杂念(尽量)。 睡前不琢磨工作,不琢磨烦心事。有时候忍不住,我就拿个本子,把脑子里想的全写下来,告诉自己“明天再说”,然后把本子合上放一边。
躺床上之后的“正戏”
环境弄好了,就该上床了。这才是动真格的。
是姿势。 这个我试了好几种,发现还是平躺最适合我。就是脸朝上,胳膊自然放身体两边,手别握拳,摊开。腿也伸直,稍微分开点,别绷着劲儿。有人喜欢侧卧,也行,关键是找到自己最放松的那个姿势。
然后是放松。 这步是关键中的关键。我是这么干的:
- 从头开始松。 躺好后,闭上眼,先感觉自己的脸。额头是不是皱着?松开。眉毛是不是拧着?松开。嘴巴是不是抿着?松开。下巴也放松。就想着让整张脸都“垮”下来,没一点劲儿。
- 往下走,到肩膀。 感觉肩膀是不是耸着?让它沉下去,好像要陷进床垫里一样。胳膊、手腕、手指,都别用力。
- 再到胸口和肚子。 深呼吸几次,慢慢地吸气,再慢慢地呼气。感觉每次呼气,胸口的紧张感都跟着跑掉一点。肚子也别憋着,让它自然起伏。
- 是大腿、小腿、脚。 感觉大腿的重量,让它也沉下去。小腿、脚踝、脚趾头,一节一节地感觉过去,都放松。
整个过程就是用意念去“扫描”身体, 哪儿感觉紧,就试着用意念把它松开。不用追求一下子就全松了,就慢慢来,一遍一遍地感觉。
关于呼吸和意念
放松身体的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。 不用刻意控制深浅快慢,就只是感觉空气吸进来、呼出去。脑子里如果又开始跑火车了,别着急,也别烦,轻轻地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行。反复几次,慢慢就静下来了。
有时候,我会想象一个特别平静的场景,比如躺在一个黑乎乎、软绵绵的天鹅绒上,或者一片安静的湖面上。啥也不想,就感觉那种宁静。这招对我有时候管用,有时候不管用,看状态。
实践下来啥效果?
刚开始试的时候,效果不明显。老是分心,身体也松不下来。但我就坚持着,每天睡前都这么来一套。
大概过了一两个星期, 感觉入睡时间确实缩短了。以前可能要折腾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,现在顺利的话,十来分钟、二十分钟就能迷糊过去。
最重要的是,就算某天效果不没快速睡着,但这个过程本身也能让我平静不少, 不像以前那样越睡不着越烦躁。
总结一下我的体会:
- 环境准备不能少,尤其是光线和温度。
- 身体放松是核心,得有耐心,从头到脚一点点来。
- 别跟杂念较劲,跑了就拉回来,重点是练习专注呼吸或者想象平静画面。
- 坚持最重要,这不是吃药,不是一次就灵,得养成习惯。
这就是我最近实践的“睡眠术”,土办法,但对我个人还挺管用的。分享出来,要是你也有这方面困扰,不妨也试试看,说不定对你也有帮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