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当年的支付鸨吗?那场风波影响可不小

天美租号

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当年支付宝搞的那个“支付鸨”的事儿。这事儿虽然过去好几年了,但当时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的,也算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个互联网产品“翻车”现场。

事情是这么开始的

记得那是哪一年来着,好像是16年底,具体月份我给忘了。我平时用支付宝也就是转转账、付付款,偶尔买个余额宝啥的,对它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关注不多。有一天,我照常打开支付宝,好像是它更新了个新版本,界面上就多了些红点提示。强迫症嘛就挨个点开看看。

还记得当年的支付鸨吗?那场风波影响可不小

点着点着,就发现了一个叫“圈子”的新东西。当时我也没多想,以为就是类似兴趣小组之类的呗。我就随便点开几个看看,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“校园日记”和“白领日记”。

我的第一反应与尝试

刚进去的时候,界面还挺正常的,就是一些用户发的生活动态。但很快我就发现不对劲了。我发现这些圈子里,好多帖子都是年轻姑娘发的自拍,有些照片,尺度有点大,或者说,打着一些擦边球,挺露骨的。

然后我又仔细看了看规则,好家伙,这规则可太“讲究”了!比如那个“校园日记”,就规定了只有女大学生才能发动态。而“白领日记”,顾名思义,就是女白领专属。男同胞们?你想评论?行,芝麻信用分得达到750分以上!没到750分?那你只能点赞或者“打赏”。

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啥玩意儿这是?”支付宝你一个做支付的,不好好钻研你的金融业务,搞这些名堂干嘛这不是明摆着物化女性,搞流量噱头嘛我试着想评论几句,结果发现我的芝麻信用分不够,还真不让我说话,只能眼巴巴看着。

后来的发展和我的看法

还记得当年的支付鸨吗?那场风波影响可不小

果不其然,没过一两天,网上就炸开锅了。各种截图、帖子满天飞,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儿。很多网友,包括一些大V,都开始批评支付宝这种做法。然后,“支付鸨”这个外号,也不知道是哪个有才的网友给起的,一下子就传遍了,简直是神来之笔,太形象了。

我当时就觉得,支付宝这步棋走得太臭了。想做社交,可以理解,毕竟社交是块大蛋糕。但是用这种方式切入,不仅没讨到反而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给搭进去了不少。金融产品,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稳重,搞这些花里胡哨甚至有点低俗的东西,太掉价了。

那几天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个事儿的后续。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,我心想这下支付宝该收敛了。果然,迫于舆论压力,支付宝官方很快就出来道歉了,说“错了就是错了”,然后就把那些争议大的圈子给紧急下线整改了。

从我个人的实践体验来看,支付宝那次“圈子”功能的尝试,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探索。它试图用一种比较粗暴和急功近利的方式来获取社交用户和流量,结果却适得其反,引火烧身。这也给我提了个醒,做产品还是得有底线,得符合大众的价值观,不能为了KPI不择手段。

这“支付鸨”事件,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个网络热点,更像是一个亲身围观并小小“体验”了一把的产品事故现场。也算是给我这种普通用户上了一课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,比啥都强,瞎折腾可能啥也捞不着,还惹一身骚。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,都是些我当年的真实经历和一点不成熟的看法,大家随便听听就行。

还记得当年的支付鸨吗?那场风波影响可不小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6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