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做的“低价策略”实践,这玩意儿真不是随便玩玩的,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玩死。
事情是这样的,我之前做电商,卖一些小玩意,利润一直不高,眼看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,价格战也越来越猛,我寻思着得想个法子突围。
我也挺犹豫的,毕竟“低价”这俩字,听着就让人觉得没底气。但没办法,市场就这么个情况,你不低价,别人就买别人的,你连汤都喝不上。
我决定硬着头皮上。
我把店里的所有商品都梳理了一遍,哪些是卖得好的,哪些是库存积压的,哪些是成本可以压下来的。这一步很重要,要清楚自己的家底,才敢玩低价。
然后,我开始研究竞争对手的价格,他们的进货渠道,他们的营销方式,等等。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嘛
我尝试跟我的供货商谈价格,磨破了嘴皮子,总算让他们同意稍微让一点利。我也不傻,没指望他们能给我太大的优惠,毕竟人家也要吃饭。
之后,我开始调整我的商品定价。对于那些卖得好的商品,我稍微降一点价,保持一定的竞争力;对于那些库存积压的商品,我直接打骨折,能出一点是一点,总比烂在仓库里强。
我还搞了一些促销活动,比如满减、买赠、秒杀等等,反正怎么吸引人眼球就怎么来。
刚开始,效果还不错,销量确实上去了。看着每天哗的订单,心里还是挺高兴的。
但是,问题也很快就来了。
利润大幅度下降。虽然销量上去了,但是单件商品的利润却少得可怜,算下来,一天下来,赚的钱还不如之前多。
售后问题增多。低价商品,质量肯定不如高价商品,退货、换货、差评也随之而来,搞得我焦头烂额。
最要命的是,竞争对手也开始跟进降价,价格战越演越烈,大家都赚不到钱。
这个时候,我开始反思,低价策略真的适合我吗?这样下去,只会陷入恶性循环,大家都玩完。
于是我开始调整我的策略。
我不再一味地追求低价,而是开始注重商品的品质和服务。我花更多的时间去挑选优质的商品,跟供货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我还加强了售后服务,尽量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。
慢慢地,我的店里的口碑开始好转,回头客也越来越多。虽然销量不如之前那么高,但是利润却上去了,而且也轻松了很多。
现在想想,低价策略只是一种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真正重要的是,要给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,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。
这回实践,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,也让我更加明白,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,要放眼长远,才能走得更远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