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“埃癸斯”这玩意儿的过程。
一开始也没啥特别宏伟的目标,就是前段时间觉得手头管的那摊子事儿,老感觉有点不踏实,好像缺了点啥防护似的。琢磨来琢磨去,就想自己动手弄个小东西,主要是求个心安。名字嘛就随便起了个“埃癸斯”,听着好像挺厉害,就是个代号。
说干就干。我先把想法捋了捋,没打算搞得多复杂,就想弄个最基础的屏障,能挡挡一些明面上的小麻烦就行。我这人动手能力也就那样,所以一开始就没奔着高精尖去。
接下来就是找材料,或者说,找点能用的“零件”。翻箱倒柜找了些以前剩下的代码片段,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工具脚本。这感觉就像是凑一套装备,东拼西凑的。
动手阶段
真正开始动手写(或者说“组装”)的时候,问题就来了。一开始想得挺好,觉得这儿加个判断,那儿加个过滤,应该就差不多了。结果一跑起来,不是这儿报错,就是那儿不兼容。真是看着简单,做起来两码事。
卡壳最久的是一个数据匹配的环节。我试了好几种方法,逻辑上感觉没问题,但就是跑不出想要的结果。那几天真是头大,对着屏幕发呆,有时候饭都忘了吃。试错,改代码,再试错,循环往复。
后来实在没办法了,干脆推倒了一部分,换了个特别笨的思路。就是那种效率不高,但是逻辑简单的法子。你猜怎么着?居然跑通了!虽然有点绕,但好歹是把那个坎给迈过去了。
- 过程里最大的体会就是,别一开始就想着一步登天。
- 先把最核心的功能实现了,能跑起来再说。
-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换个角度,哪怕是笨办法,说不定就行了。
捣鼓来捣鼓去,反复修改了好几版,总算是弄出了一个勉强能用的雏形。它现在能做的,就是帮我自动处理掉一些最烦人的重复性干扰,算是个简陋的“盾牌”。
最终结果
现在这个“埃癸斯”系统,你要说多厉害,那肯定谈不上。就是个基础的防护层,比没有强点有限。但对我来说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。
从一个模糊的想法,到动手实践,遇到问题,解决问题,看到它真的能跑起来,虽然磕磕绊绊,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。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,感觉就是不一样。
这玩意儿肯定还有很多能改进的地方,不过暂时就这样,先用着看。等以后有精力了,再慢慢打磨。
好了,今天就分享到这儿。瞎折腾也是一种乐趣嘛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