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,突然就对那个“大正风”挺感兴趣的。就是那种老照片、老画报上看来的感觉,有点复古,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时髦劲儿。心里痒痒,就琢磨着,咱也动手实践一把,看看能不能弄出点那个味儿来。
也没啥特别宏伟的目标,就想着,要不画张画试试?画个那种风格的小姑娘啥的。说干就干,我就翻出了我的家伙事儿,数位板、压感笔啥的,准备开工。
第一步,肯定是找参考。我就上网一通乱搜,关键词就是“大正浪漫”、“和洋折衷”、“竹久梦二”(听说他是那个风格的代表人物)。搜出来一堆图片,穿着和服但是配着西式发型、大蝴蝶结、有时候还蹬着小皮靴的姑娘,还有好多几何图案、椿花什么的。看得眼花缭乱,感觉抓到点什么,又好像啥也没抓住。反正先存了一堆图,想着照猫画虎呗。
然后就开始画了。起稿子就挺费劲。想画个侧身站着的姑娘,手里拿把伞?或者捧着本书?试了好几个姿势,都觉得差点意思。那个时候的和服,好像跟现在咱们印象里的又不太一样,袖子、腰带,感觉更随意一点?反正我画出来的线条,一开始特别僵硬,跟个木头人似的。改了好几遍,才勉强顺眼点。
接着是脸和头发。那个年代流行的发型,好像是那种遮住耳朵的短发,或者在后面盘个髻,前面留点刘海。还得配个超大的蝴蝶结发饰,这算是标志了。我就照着画,脸型也尽量往圆润、温柔的方向靠。眼睛不能画得跟现在漫画似的那么大,得有点古典味儿。
最头疼的是上色和加细节。大正风的配色,感觉挺讲究的。不是那种大红大绿,很多是有点灰度的颜色,像什么暗红、芥末黄、灰蓝、豆沙绿。我吸了好几个参考图的颜色,试着往上涂。还得给和服加上花纹。我看好多都是那种几何图案,或者大朵的花卉。我就试着画了点简单的条纹和几个椿花图案。画完了才发现,这图案得跟着衣服褶皱走,不能直愣愣地贴上去。又是一顿修改。
实践过程中,发现难点还真不少:
- 和服的褶皱和动态感: 真不好画,容易画死板。
- “和洋折衷”的度: 怎么把和服、洋式发型、靴子这些元素组合得自然又不突兀,挺考验人。
- 色彩的选用: 既要复古,又不能显得脏和旧,得有那个“浪漫”味儿。
- 图案的设计和应用: 几何图案还花卉图案要画出那个年代的风格,还挺难。
捣鼓出来的成品,怎么说,自己看着也就那样。跟网上那些大神画的比,肯定差远了。但是,画完之后,对着屏幕看半天,好像还真有那么一丢丢“大正风”的影子在里头了。虽然技术糙了点,但整个过程挺有意思的,自己动手试过了,对这个风格的理解也算深了一点点。至少,下次再看到类似的东西,咱也能多聊两句了不是?算是一次挺实在的体验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