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也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,那会儿年轻,精力也旺盛,看到网上那些人搞各种真人版的视频,心里也痒痒。尤其是街霸,我们这代人,谁没在街机厅里摇过杆?正好那段时间又看到有人提起那部老掉牙的真人电影,尚格云顿演的那个,虽然评价不咋地,但总归是个念想。我就琢磨着,咱们也拍一个玩玩儿,不求多专业,就图一乐。
想法挺美,开干就傻眼
一开始想得挺简单。不就是找几个人,穿上差不多的衣服,找个空地儿比划比划嘛
- 找人: 先拉拢身边几个哥们儿。嘴上都说“行,有意思”,真到要出力的时候,这个说要加班,那个说女朋友不让。凑了三四个人,还都是临时的。
- 服装道具: 这是第一个大坎。隆和肯的道服,看着简单?自己动手弄,布料、裁剪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没办法,淘宝上淘了几件最便宜的cos服,那质量,啧啧,穿身上跟个睡衣似的。春丽那旗袍更别提了,根本找不到人穿,只好作罢。
- 场地: 想找个像游戏里那种有点特色的场景,比如破败的街道、工厂啥的。结果跑了好几个地方,要么不让进,要么就是人来人往的,根本没法拍。只能找了个公园的小角落,背景要多普通有多普通。
开拍,大型尴尬现场
人凑合了,衣服凑合了,场地也凑合了,那就开拍。我拿着个家用的小DV,连个稳定器都没有。
动作戏?不存在的。
我们对着游戏画面学了半天,什么升龙拳、波动拳的起手式。真自己做起来,别提多别扭了。几个人在那儿“嘿”、“哈”地比划,拍出来一看,动作软绵绵的,跟公园老头打太极似的。想拍个跳起来的重脚,结果跳也跳不高,落地还差点崴了脚。哥们儿几个互相看着都想笑。
“特效”全靠想象。
拍的时候就想着,后期给加上“气功波”特效。结果?我对着电脑上那破软件研究了半天,加出来的效果,不是一团模糊的光晕,就是个五毛钱不能再多的光球,还跟人物动作对不上。简直是画蛇添足。
的“成果”与反思
折腾了差不多两个周末,素材拍了一堆,能用的没多少。硬着头皮剪了个三分钟左右的短片出来。
效果?
惨不忍睹。自己看着都觉得尴尬,动作僵硬,画面抖动,特效廉价。别说发到网上分享了,连给其他朋友看都觉得丢人。那几件cos服拍完也就扔了,占地方。
这事儿过去挺久了,现在想想,挺有意思的。不是说拍的东西有意思,而是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好多事儿。以前玩游戏、看电影,觉得里面打斗真帅,特效真酷,好像挺简单的。自己真上手试了才知道,每一个看起来帅气的动作,每一个炫酷的特效,背后都是无数专业人士的心血和汗水,还有大量的资源投入。
从那以后,再看那些制作精良的片子,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CG,心里就多了份敬畏。知道那不是随便比划两下就能出来的。咱们业余玩票,也就是体验一下这个过程有多不容易,真要搞出点名堂,差得太远了。这跟后来工作中做项目一个道理,看着别人成果简单,自己从头走一遍,才知道坑有多少,细节有多磨人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