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“翠羽”这俩字儿,我一开始没啥特别感觉,不就鸟毛嘛听着挺好看的。后来有一次翻老爷子的旧相册,看到一张照片,是他年轻时候不知道在哪儿拍的,水边有只小鸟,蓝哇哇的,特别亮。老爷子就在照片背面写了俩字:“翠影”。那时候我就琢磨,这大概就是他们那辈人说的“翠”,跟宝贝似的。
后来自己也喜欢瞎跑,扛着个相机到处转悠。有一次在个湿地公园,真就看见了翠鸟,就是书上画的那种,嗖一下,一道蓝光扎水里,再出来嘴里就叼着小鱼。那颜色,真不是盖的,阳光底下闪着光,跟那啥… 对,就跟人家说的“翠羽”差不多,活的!
当时就魔怔了,心想我得拍下来。这就开始了我的“实践”。
折腾的开始
第一步,换家伙。我那老相机不行,追不上。咬咬牙,把攒了小半年的钱拿出来,换了个长焦镜头,死沉死沉的。心想这回总行了。
第二步,蹲点。光有家伙不行,得找地方。我就天天往那公园跑,找了个看着不错的土坡,弄了点伪装网,就猫那儿等。夏天蚊子多得要死,冬天又冻得够呛。
漫长的等待和尝试
你以为等着就行了?那鸟精着。有时候等一天,影子都见不着。有时候它来了,你一动,它就飞了。或者等你对好焦,它已经扎水里去了。
- 早上起大早,天不亮就去占位置。
- 中午啃干粮,不敢离开怕错过。
- 下午累得不行,还得瞪大眼睛瞅着水面。
就这么搞了大半个月,拍是拍了不少,但没一张是自己满意的。要么虚了,要么角度不要么就是光线太差,拍出来灰蒙蒙的,一点没有亲眼看到的那种惊艳。
那段时间,真是有点灰心。回家老婆看我天天累得跟狗似的,还晒得黢黑,就说:“你图啥?不就一鸟嘛网上照片多的是,比你拍的好看多了。” 我也说不上来图就觉得,自己亲手弄到的,那感觉不一样。
一点点进展
后来我也不那么急了,就当是去公园放松了。有时候不带相机也去转转。反而有几次,没想着拍,那小鸟就在我不远处停着,梳理羽毛啥的。我就静静看着。
慢慢地,好像找到点门道。摸清了它大概几点会出现,喜欢在哪些枝头上落脚。我也学聪明了,提前架好机器,人躲远点用遥控快门。
终于有一次,咔嚓!拍到一张它刚从水里钻出来,翅膀张开,带着水珠,阳光正好打在羽毛上,泛着那种金属光泽的蓝绿色。虽然还不是最完美,但那一刻,我心里那个美,觉得之前吃的苦都值了。
现在那张照片就设成我电脑桌面了。虽然比起那些大师的作品差远了,但这是我自己“实践”出来的“翠羽”。它不是真羽毛,也不是啥值钱玩意儿,就是我自己跟自己较劲,得到了那么一点点回报。对我来说,这就够了。这过程,比那张照片本身,更有意思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