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PS端的一些实践心得,都是大白话,希望能帮到一些新手朋友。
折腾PS也有些年头了,从最开始只会抠图加字,到现在能简单修图、做点海报,也算是有点进步。这回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PS端的一些小技巧,都是我一点点摸索出来的,绝对实用!
一、界面熟悉与设置
刚打开PS,肯定觉得界面眼花缭乱,各种工具栏、面板。我的建议是:先别急着学功能,先把界面搞清楚。
- 工作区:PS有很多预设的工作区,比如“绘画”、“摄影”等等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,也可以自定义。我一般用“默认”工作区,然后根据需要调整。
- 工具栏:左边竖着一排就是工具栏,里面放着各种工具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具,然后进行操作。有些工具右下角有个小三角,点住不放可以弹出更多同类型工具。
- 面板:右边是一些面板,比如“图层”、“通道”、“历史记录”等等。这些面板很重要,要学会灵活运用。
我个人喜欢把“图层”面板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因为PS就是图层操作。我还会把“历史记录”面板打开,方便撤销操作。
二、图层大法好
PS的核心就是图层!所有操作都是基于图层的。可以把图层想象成一张张透明的玻璃纸,叠在一起就形成了最终的图像。
- 新建图层:新建图层可以避免直接修改原始图像,方便后续调整。
- 图层顺序:图层顺序决定了图像的显示顺序。上面的图层会遮挡下面的图层。
- 图层混合模式:图层混合模式可以改变图层之间的混合方式,产生各种奇妙的效果。我常用的混合模式有“正片叠底”、“滤色”、“叠加”等等。
- 图层蒙版:图层蒙版可以控制图层的显示范围,实现局部调整的效果。
我经常用图层蒙版来做一些过渡效果,比如把两张照片无缝拼接在一起。
三、常用工具的使用
PS的工具很多,但常用的就那么几个。我在这里分享几个我最常用的工具:
- 选区工具:选区工具可以用来选择图像的特定区域,方便进行局部操作。我常用的选区工具有“矩形选框工具”、“椭圆选框工具”、“套索工具”、“魔棒工具”等等。
- 画笔工具:画笔工具可以用来绘画、涂抹、修复图像。我常用的画笔有“普通画笔”、“修复画笔”、“仿制图章工具”等等。
- 橡皮擦工具:橡皮擦工具可以用来擦除图像。
- 文字工具:文字工具可以用来添加文字。
- 调整图层:调整图层可以用来调整图像的色彩、亮度、对比度等等。我常用的调整图层有“亮度/对比度”、“色阶”、“曲线”、“色彩平衡”、“色相/饱和度”等等。
我最喜欢用“曲线”调整图层,它可以很精细地控制图像的明暗关系。
四、抠图技巧
抠图是PS的基本功。我这里分享几个我常用的抠图方法:
- 魔棒工具:魔棒工具可以用来选择颜色相近的区域。适合抠背景颜色单一的图像。
- 钢笔工具:钢笔工具可以用来绘制精确的路径。适合抠轮廓复杂的图像。
- 通道抠图:通道抠图是利用图像的颜色通道进行抠图。适合抠毛发等细节丰富的图像。
我一般用钢笔工具抠轮廓,然后用通道抠图处理毛发。
五、修图心得
修图是PS的高级应用。我这里分享几个我常用的修图技巧:
- 磨皮:磨皮可以使皮肤看起来更光滑。我常用的磨皮方法有“高斯模糊”、“中值滤波”、“表面模糊”等等。
- 祛痘:祛痘可以去除皮肤上的瑕疵。我常用的祛痘方法有“修复画笔工具”、“仿制图章工具”等等。
- 液化:液化可以改变图像的形状。我常用液化来瘦脸、瘦身等等。
- 色彩调整:色彩调整可以改变图像的颜色。我常用的色彩调整方法有“色彩平衡”、“色相/饱和度”、“可选颜色”等等。
修图的关键是自然!不要过度修饰,要保持图像的真实感。
六、导出与保存
PS做完图,一步就是导出和保存。
- 保存:保存是为了保留PS的编辑信息,方便以后修改。我一般保存为PSD格式。
- 导出:导出是为了把图像转换成其他格式,方便分享和使用。我常用的导出格式有JPG、PNG等等。
导出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画质和尺寸。
好了,以上就是我这回分享的PS端实践心得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PS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能。多看教程、多练习,相信你也能成为PS高手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