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得说说这个“初一帅哥”的事儿。也不是特指某一个,就是最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,或者说,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些想法记录。
起因是啥?最近小区里头,还有上下班路上,老能瞅见一些刚上初一的小男生。好家伙,一个个都挺拔起来了,个子蹿得快,模样也开始长开了。有那么几个,确实是挺打眼的,走路上能感觉到不少小姑娘,甚至一些阿姨辈儿的都会多看两眼。这就让我想起“帅哥”这个词了。
我琢磨的过程是这样的:
第一步,观察。就是纯粹地看。看他们走路的样子,跟同学打闹的样子,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低头走的样子。有的,确实已经有点小大人的模样了,穿个校服都显得精神。有的,明显还没适应自己的身高,动作还有点笨拙。还有的,可能知道自己长得不错,眼神里那股劲儿,有点小得意,挺有意思的。
第二步,联想。看到他们,我就不由自主地想,这年纪,帅有啥用?当然不是说没用,肯定是挺好的事儿,自信心可能都足一些。但是,这会儿的“帅”,跟以后真正踏入社会那会儿,可能还不是一回事。我见过不少小时候特别出挑的,长大了也就普普通通。也见过小时候不起眼的,后来通过学习、工作、性格,魅力越来越足的。
第三步,回忆与对比。这就扯到我自己了。我上初一那会儿?嗨,别提了,瘦得跟猴儿似的,戴个大眼镜,成天就知道闷头看书,哪有什么“帅”的概念。那时候班上也有几个挺受欢迎的男生,会打球,或者能说会道,跟老师关系也现在回头看,他们当时的“魅力点”好像也不全是脸蛋。
实践记录中的思考
我就在想,这个“帅”到底是个啥标准?
现在的我看来:
可能在初一这个阶段,主要还是看五官、身高这些外在的。这很正常,大家认知都比较直接。就像咱们买东西,第一眼肯定看包装好不好看。
但是,真要说一个人有魅力,光靠脸肯定不行。我这些年工作、生活过来,接触的人多了,发现能让人觉得“这人真不错”的,往往是这些:
靠谱。答应的事儿能办到,不瞎承诺,这比啥都强。
有担当。遇到事儿不躲,能扛事儿,尤其是男人。
情绪稳定。别有点事就炸毛,或者天天唉声叹气,跟这样的人相处太累了。
脑子清楚。知道自己要说话做事有逻辑,不糊涂。
善良。这个就不多说了,做人基本的。
外表收拾干净利索,肯定是加分的。但重要性肯定排在后面。
看到那些“初一帅哥”,我一方面觉得挺年轻真长得好看也是优势。另一方面,又忍不住瞎操心,希望他们别光顾着帅了,内里的东西更得好好培养。毕竟路还长着,光靠脸能走多远?
这就是我今天琢磨这事儿的全过程记录。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些零碎的想法,记录下来,也算给自己提个醒,看人不能只看表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