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个须弥山掌,嗨,练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儿。就是看那些老书,什么少林绝技,听着名字就霸气,须弥山,那得多稳当,多厉害。
我就琢磨着,咱也试试呗。找了个没人打扰的地儿,公园角落,或者有时就在家里客厅。刚开始,完全找不到感觉。书上写的玄乎,什么气沉丹田,力发掌沿。我试着那么一站,学着那个样子,结果?不是胳膊酸,就是腿麻,要么就是差点把自己绊倒。心里还想着那“须弥山”,结果自己晃得跟风中芦苇似的。
摸索过程不容易
后来我就想,不能光模仿个架子,得找那个“意”。须弥山,我想象中就是那种特别沉稳,扎根在大地上的感觉。于是我调整了练习方法:
- 站桩: 先不急着出掌,就练站。双脚抓地,膝盖微弯,身体放松但重心下沉。就这么站着,感觉自己像座小山,风吹不动。一开始站个几分钟就累得不行,慢慢加时间。
- 呼吸: 配合呼吸。吸气的时候,感觉气往下沉,沉到脚底;呼气的时候,也不是把气吐光,就是保持那种沉稳的感觉。
- 体会掌心: 站稳了,再慢慢抬手。不去想什么发力,就感觉掌心那块儿,有点热乎乎的,或者麻麻的感觉。试着把那种沉稳的“意”念,往手掌上引。
过程挺枯燥的,真的。每天就是重复这些,有时候感觉有点进步,有时候又觉得白练了。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效果,更别提什么隔空打牛了,那都是小说里的。最多就是感觉站得比以前稳了,不容易腰酸背痛了。
为啥突然练这个?
练这个须弥山掌,跟我那段时间的状态有点关系。那阵子工作上不顺心,项目黄了,感觉整个人都特别飘,心里没底。看到这“须弥山掌”的名字,就觉得,我要是能有那么点“稳”劲儿就好了。
就跟有些人失意了去跑步,去爬山一样,我就是找了个由头,瞎练练这个。没指望真练出什么神功,就是想通过这个过程,让自己静下来,找到一点脚踏实地的感觉。每天站那么一会儿,琢磨那个“稳”字,慢慢地,好像心里的那种慌乱感,还真就少了点。
这须弥山掌练到没练出什么排山倒海的掌力,反倒是让我自己感觉踏实了不少。现在偶尔还会站站桩,比划两下,不是为了什么功夫,就是一种习惯,一种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方式。也算是个意外收获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