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琢磨一件事儿,就觉得挺有意思。就像咱们常说的,兔子跑得快,乌龟爬得慢。可我最近捣鼓的一个事儿,真有点“乌龟也会飞”的意思。
事情得从去年说起。那时候在家闲着没事,就想着自己弄点小东西。不是啥高科技,就是一个挺笨拙的想法,想把家里那些老旧的物件,通过一些现在的手法,给它重新利用起来。家里人都说我瞎折腾,净整些没用的,动作还死慢,跟个乌龟爬似的。
刚开始确实费劲。 我,动手能力也就那样,很多东西不懂,就得一点点去查,一点点去试。找材料就跑好几个地方,很多铺子老板看我要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,量又少,爱搭不理的。没办法,只能自己厚着脸皮磨。
捣鼓过程记录
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,是为弄一个旧木箱子。那箱子有点年头,边角都糟。我想把它修复一下,再加点小机关,能当个储物柜,又能有点现代感。
- 第一步是清理。 就这破箱子,清理起来真要命。里面的灰尘、霉斑,还有些不知道啥玩意儿的虫卵,弄我一身一脸。光是把这些玩意儿彻底搞干净,就花我好几天功夫,每天弄得腰酸背痛。
- 第二步是修复。 木头糟的地方得补。我又不是木匠,只能自己瞎琢磨。买点木工胶、腻子啥的,一点点往上糊。干磨,磨再糊,反反复复好几次,才勉强给它弄平整。那速度,真的,我自己都嫌弃,太慢。
- 第三步是加“料”。 我想给它加个简单的感应灯,再弄个滑轨抽屉。这又涉及到电工和一点点机械知识。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,买来的零件不对,装上去卡壳,拆装,装又拆。好几次都想直接把这破箱子劈当柴烧。
这整个过程,断断续续弄差不多小半年。中间家人朋友来看,都劝我别弄,说我这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,典型的“乌龟学爬”,永远到不头。
但怪就怪在,这事儿还真让我弄成。 虽然过程慢得像蜗牛,磕磕绊绊,但那成品出来的时候,我自己都惊。那个破旧的木箱子,不仅修复得挺像样,里面加的感应灯和抽屉也运作顺畅。摆在角落里,既复古又有那么点科技感。
更没想到的是,后来有朋友来家里玩,一眼就看上这箱子。问我是哪买的,多少钱。我说是自己瞎捣鼓的,他还不信。后来知道,非要我帮他也弄一个,还说愿意出钱。
这事儿对我触动挺大。你看,我这“乌龟”,慢是慢点,笨手笨脚的,但一直没停下,不也“飞”起来那么一下下吗?虽然不是真飞,但这结果,确实是当初谁也没想到的。
有时候别小看那些慢慢爬的“乌龟”。指不定哪天,它也能用自己的方式“飞”一段。这过程里的辛苦和笨拙,只有“乌龟”自己知道,外面看着“飞”得轻松,底下蹼没少划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