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城市里要修建地下道?聊聊地下道对交通疏导的重要性。

天美租号

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,就是咱们城市里那些个地下通道。平时上下班或者出门办事,经常会路过或者直接从里头穿过去,但好像从来没真正停下来仔细瞅瞅。就觉得,这玩意儿挺重要的,解决大问题,比如过马路安全多,也不用等红绿灯,挺方便。所以我就寻思着,找个时间,专门去一个我常走的地下通道,好好地、完整地走一遍,记录一下我的体验和看到的东西。

准备工作

说干就干。也没啥特别复杂的准备,主要就是思想准备,告诉自己今天不是为赶路,就是为观察。我找个周末的下午,人不算最多也不算最少的时候。带个小本子和笔,虽然可能还是习惯用手机记事,但带上感觉更有仪式感。手机电量充满,打算拍几张照片,不是为拍啥大片,就是记录下真实的样子。

开始看看

我选我们区比较中心的一个路口下面的地下通道。这个通道年头不短,我印象里我上中学那会儿就有。

第一步:入口观察。

我先从马路北边的入口下去。入口处有个挺大的顶棚,能遮风挡雨。楼梯是水泥的,挺宽,两边有坡道,估计是为方便推自行车或者轮椅啥的,这个设计挺墙壁上贴着瓷砖,不过有些地方有点脏,还有几张被撕一半的小广告,粘在那儿特别难看。

第二步:下行体验。

往下走的时候,我特意放慢脚步。楼梯的防滑条有些磨损,得注意点。扶手是不锈钢的,看着还行,擦得挺亮。光线逐渐暗下来,能闻到一股地下通道特有的、有点潮湿和混杂气味,说不上难闻,但也不清新。

第三步:通道内部。

到底下,是个十字交叉的通道,通往四个方向。我先直着往前走。地面的瓷砖有些地方有裂缝和污渍,看得出有些年头。顶上的灯管是那种长条的,亮度还行,能看清路,但感觉不够明亮,有点压抑。通道两边的墙壁,下半部分也是瓷砖,上半部分是刷的涂料,有些地方发黄、起皮。我注意到几个细节:

  • 墙上挂着几个消防栓的箱子,看着挺规范。
  • 有几个指路牌,标明各个出口通往哪里,字还算清晰。
  • 垃圾桶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,里面不是很满,看来清理还算及时。
  • 通风口好像在头顶,能感觉到一点点微风,但整体空气流通感觉一般。

我停下来站一会儿,观察来往的人。大部分人都是步履匆匆,低着头看手机或者直视前方,很少有人交流或者停留。偶尔有几个小贩在角落里,但今天没看到。

第四步:走到另一端出口。

我走到马路南边的出口。这边的楼梯情况和北边差不多。出来的时候,阳光有点刺眼,一下子从有点昏暗的环境出来,还真需要适应一下。回头望望那个入口,感觉就像城市脉络里一个不起眼但又必需的通道。

第五步:折返与交叉口。

我又重新下去,走到中间的十字交叉口,往另外两个方向也走走。情况都大同小异,只是其中一个通道的墙上被人画些涂鸦,有好有坏,也算是一种“风景”。

看完想到的

整个过程大概花半个多小时。走完这一趟,感觉就是,地下通道确实是城市交通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实实在在地起到人车分流的作用,让行人过马路安全很多,也提高地面车辆的通行效率,这是它最大的价值。想想看,如果没有这些通道,在繁忙的路口过马路得多麻烦、多危险。

但是,维护和管理也确实是个问题。比如灯光能不能更亮堂一些?墙壁能不能更干净整洁一些?地面的破损能不能及时修补?空气流通能不能更好一些?这些细节会直接影响到大家使用时的感受。如果一个地下通道总是黑乎乎、脏兮兮、气味难闻,那可能很多人宁愿在地面上等半天红灯,或者干脆绕路走。

这回小小的实践挺有意思的。就是亲自去体验一下平时熟视无睹的地方,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,也会对它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。记录下来,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,多观察观察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0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