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ronclad合同管理软件怎么样?这篇文章告诉你真实评价!

天美租号

今天聊聊我捣鼓那个叫 Ironclad 的玩意儿。接触到这东西纯属偶然,也是被逼无奈。

最早的时候,我们公司那合同管理,简直就是一团乱麻。你想想,销售签回来的合同扔共享文件夹,法务审过的版本放自己邮箱,采购那边又是另一套,散得哪儿都是。每次要找个合同,或者查个条款,那真是大海捞针,把人搞得头大。尤其是碰到审计或者年底复盘,翻箱倒柜都找不到,急死个人。

一、为啥要找工具

就是因为太乱。有一次,一个挺重要的合同,因为版本搞错,差点出大事。老板发话,说必须得想办法管起来。然后,这活儿不知道怎么就落到我头上。估计看我平时对这些新工具还算愿意琢磨。反正,任务就是:找个靠谱的工具,把合同都规整起来,流程也理顺。

二、开始瞎摸索

我就开始在网上搜。那时候市面上这类工具也不少,名字五花八门的,什么电子签名的,什么合同管理的。看几个,感觉都差不多,又好像各有侧重。有的看着功能挺全,但界面复杂得要死;有的简单,又觉得不够用。也试用几个,比如那个挺有名的 DocuSign,主要是签合同方便,但管理上感觉还是差点意思。还看到一些国内的,像什么e签宝、契约云之类的,但当时我们业务有些涉外,就想找个国际上用得多点的。

后来不知道在哪看到有人提 Ironclad,说是专门搞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的,听着挺唬人。我就去他们网站瞅瞅,感觉介绍还行,说是能自动化、智能化什么的。关键是看着界面还算清爽,不像有些系统进去就晕头转向。

三、动手实践 Ironclad

于是我就申请个试用。刚开始用,确实有点懵。虽然界面看着还行,但里面的概念、设置还是挺多的。

  • 第一步,是把旧合同导进去。 这是个体力活。我们积累好几年的合同,各种格式都有,PDF、Word,甚至还有扫描的图片。我就吭哧吭哧地传,还得手动给合同打标签,分类别,填关键信息,比如合同方、金额、有效期啥的。Ironclad 说有 AI 能识别,我试下,.. 识别一些标准字段还行,但很多我们自己关心的信息,还是得手动来。这步真是累得够呛。
  • 第二步,是设计审批流程。 这玩意儿叫 Workflow。就是你可以设定一个合同从起草到最终签署要经过哪些步骤,谁审批,谁查看。我根据我们公司原来的流程,在系统里拖拖拽拽设置一番。比如,销售起草 -> 销售经理审批 -> 法务审核 -> 财务查看 -> 老板最终批准 -> 双方签署。这个过程还算直观,比原来邮件传来传去确实清晰多。
  • 第三步,是搞模板。 他们有个功能,可以把常用的合同做成模板。这样销售起草新合直接在系统里填几个关键信息,就能生成一份标准合同。这个我觉得挺实用,能减少很多低级错误,也统一格式。我就把我们最常用的销售合同、保密协议什么的,都做成模板。
  • 第四步,就是让大家用起来。 这才是最难的。系统搭好,流程设好,但得让销售、法务、采购这些人都愿意用才行。我开好几次培训会,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提交合同、怎么审批。刚开始阻力挺大,很多人习惯老方法,觉得麻烦。我就不停地催,不停地演示好处,比如查找方便,审批进度透明。花差不多两三个月,大家才慢慢习惯。

四、用下来的感受

折腾这么久,现在总算是跑起来。效果嘛肯定比以前强多。

好处是:

  • 合同都集中在一块,查找确实方便,按客户名、按时间、按标签都能搜。
  • 审批流程透明化,谁卡在哪一步,一目然,不用再到处打电话问。
  • 到期提醒功能挺好用,快到期的合同会自动发邮件提醒,避免忘记续签或者重新谈判的风险。
  • 用模板起草合同,效率高,出错也少。

但也有些地方觉得一般或者说需要适应:

  • 那个所谓的 AI 功能,感觉没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。可能我们用的还比较初级,或者期望太高?反正,很多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审核,还得靠人。
  • 成本不低。这种企业级 SaaS 服务,每年都得续费,对小公司来说可能有点压力。
  • 系统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有时候碰到特殊情况,想绕开标准流程,系统里操作起来就比较死板,还是得线下沟通。

Ironclad 这东西,对我来说算是个合格的工具。它没法解决所有问题,但确实帮我把原来那一摊子乱七八糟的合同管得像样点。过程挺折腾,但结果还算凑合。 起码现在再有人找我要合同,我不用再满头大汗地翻邮件和文件夹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6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