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得空,我就来好好说道说道我刷《宫锁连城》这部剧的经历。这剧当年也算是有点名气,演员表拉出来,嚯,陆毅、袁姗姗,还有杨蓉、陈晓,听着都挺能打的?我寻思着,这么多熟脸,再差能差到哪儿去?于是在一个闲来无事的周末,我就点开了它。
最初的期待与尝试
刚开始嘛我还是抱着点儿希望的。毕竟是古装剧,想着怎么着也能看看服化道,听听配乐啥的。第一集、第二集,剧情推进也还行,虽然感觉有些地方的逻辑,稍微有点那么个意思,但我也没太往心里去,想着可能是铺垫。
我还特意泡了杯茶,准备细细品味一下。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想通过看这部剧,了解一下大家讨论的点到底在哪,顺便也打发打发时间。
过程中的感受与发现
看着看着,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。怎么说,那剧情走向,那人物关系,总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。特别是有些场景设计,感觉就跟闹着玩儿似的,那打光,那布景,有时候看着都出戏。
有个毛病,开了头就想看完,不然心里不得劲。所以我就耐着性子往下看。看到中间部分,尤其是某些“创新”的情节,我这眉头就没松开过。心里直嘀咕,这编剧咋想的?有些地方感觉像是硬凑的,为了反转而反转,为了虐而虐。
印象最深的是啥?就是感觉演员们都挺卖力的,表情、动作,都挺到位。但是!但是这剧情实在是撑不起来。就好像你请了一帮特级厨师,结果给的食材是烂菜叶子,那能做出啥山珍海味?白瞎了这帮演员。
我还特意去瞅了瞅别人的评论,好家伙,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很多人都提到一个词儿——“抄”,这个我就不多评价了,毕竟咱也没逐帧对比过不是?但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确实是有的。
坚持与最终的“成果”
就这么一集一集往下磨,跟自己较劲似的。有时候看着看着就想快进,但又怕错过了什么“关键”的雷点。那段时间,我感觉我刷剧的耐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。
终于,我把它给看完了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这感觉,就跟跑完一场马拉松似的,累,但总算是到终点了。
看完之后,我跟你说,那感觉,就跟大夏天喝了一杯温吞水似的,不解渴还占肚子。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,以后选剧得更谨慎点。
这回“实践”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,有些东西,名气大,讨论度高,不一定就适合自己。有时候,评分低真的是有原因的。反而是一些评分高、制作精良的老剧,比如《大明王朝1566》那种,或者像《琅琊榜》、《甄嬛传》这类公认的好剧,那才是真香,值得反复回味。
我这“宫锁连城”的实践记录,说白了,就是一部“如何坚持看完一部不咋地的剧”的血泪史,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。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,我估计会果断弃剧,时间宝贵,不能这么浪费了,哈哈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