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刚好看到阳台上飞来飞去几只蝴蝶,就琢磨着带孩子做点啥相关的。翻翻家里的旧绘本,有本讲蝴蝶生命周期的,孩子看得还挺认真。看完书,光说不练假把式,我就提议,要不咱们自己动手做一个?就叫它“蝴蝶陶陶”,名字是我瞎起的,感觉还挺顺口。
准备阶段
说干就干,我先把家里能用上的材料都翻出来。也没啥特别高级的东西,主要就是:
- 超轻粘土:之前做手工剩下的,五颜六色的都有点。
- 颜料和画笔:丙烯颜料,干得快,颜色也亮。小号画笔几支。
- 一些小工具:牙签、小木棍,用来刻画细节或者固定啥的。
- 亮粉:孩子点名要加的,说要闪闪发光的蝴蝶。行,满足他。
东西摊一桌子,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,准备工作就算齐活。
动手制作过程
我先抓一块棕色的粘土,跟孩子说:“来,咱们先捏蝴蝶的身子,长条形的,头那里圆一点。”我一边说一边捏,给他做个示范。孩子学得挺快,也揪一块开始揉搓,虽然捏得有点像毛毛虫,哈哈,不过态度很积极。
接着是翅膀,这个稍微麻烦点。我选黄色的粘土,先压扁,然后大概修出个翅膀的形状。关键是要做两对,大小得差不多,还得尽量对称。我做完一对,就让孩子自己尝试另一对。他弄半天,一会儿太大一会儿太小,还戳几个洞,不过也勉强成型。
最难的是把翅膀粘到身体上。超轻粘土干得快,连接的地方容易裂开或者粘不牢。我试着用牙签在连接处划拉几下,增加点摩擦力,又稍微沾点水,总算把四片翅膀都固定上去。孩子那个兴奋,拿着半成品到处显摆。
造型捏好后,不能马上上色。得先放着晾干。我们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窗台上,那边通风好点。这等待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有点煎熬,隔一会儿就跑去看看,摸摸干没。我告诉他得耐心点,不然没干透一上色就花。
上色与完成
等大概一天,粘土摸上去硬邦邦的,差不多干透。我们把“蝴蝶陶陶”拿回桌上,准备开始上色。我先调点黑色颜料,勾勒出翅膀上的大概纹路。然后就放手让孩子自己涂。
他拿着画笔,蘸着各种颜色,红的、蓝的、绿的,在翅膀上大胆地涂抹。我本来还想指导一下配色,后来想想算,孩子喜欢就结果就是,这“蝴蝶陶陶”变得五彩斑斓,特别“抽象派”。涂完颜色,趁着颜料没干,赶紧撒上亮粉。金色的、银色的,粘在翅膀上,确实挺闪亮的。
等颜料也干透,这个独一无二的“蝴蝶陶陶”就算正式完工。虽然仔细看,翅膀有点歪,颜色也涂得深一块浅一块的,但整体感觉还挺生动的。孩子抱着它,别提多高兴,满满的成就感。
这回做“蝴蝶陶陶”的经历,感觉挺好的。东西做得怎么样倒是主要是跟孩子一起动手的这个过程,挺有意思。看着他从一开始笨手笨脚,到能独立完成一部分,这个变化就挺让人开心的。下次有机会,再找点别的材料,看看还能捣鼓出什么新花样来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