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在琢磨怎么给家里的小家伙讲点道理,免得他整天光顾着玩手机。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狼的故事,感觉挺有用,立马就开始行动了。我先翻箱倒柜地找故事书,翻了几本旧书堆,终于找到那个老掉牙的《狼和小羊》的绘本。
行动过程
上周六下午,我把孩子叫到客厅里,拍拍沙发让他坐我清了清嗓子,打开绘本,开始讲:“从前有只饿狼,它老想吃小羊,就躲在河边等呀等...”我一边讲,一边装狼叫,逗得孩子哈哈笑。他睁大眼睛问:“为啥狼要吃羊?羊好可怜!”我就趁机引导他思考,慢慢地,故事讲到了狼被其他动物合作赶跑的情节。
讲完后,我问他感觉咋样,他挠挠头说:“狼太坏了,还好羊羊们帮把手!”我就顺着话头,拿纸笔画出狼和小羊的画面,结合故事细节,跟他一起讨论。我总结出三点来强化道理。
总结的3个点
基于这个实践,我给孩子讲清楚这几个教育点:
- 团结能成事:故事里小羊们联合起来对抗狼,这不就是告诉我们,单打独斗容易吃亏吗?娃儿点头说懂了,以后会找同学一起玩。
- 智慧比蛮力强:狼光靠蛮力没得逞,反而被智取。孩子恍然大悟:“原来动脑筋就能赢!”这下他作业也不瞎抄了。
- 不能轻信坏人:狼狡猾地装善良,羊差点上当。娃儿听了直摆小手:“我要看好陌生人给的糖!”
整场下来,孩子记住道理了,效果还不错。我松了口气,这法子比干巴巴说教强多了!以后再遇到类似事儿,我就直接抓故事来实践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