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来聊聊我跟“莫比乌斯”这家伙的缘分。一开始听到这名儿,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,啥玩意儿这是?完全摸不着头脑。
那会儿我正自己瞎鼓捣一个科幻背景的小游戏,美术风格上卡壳了,愁得我呀,饭都吃不香。场景怎么画都没感觉,人物设计也是奇奇怪怪的。我寻思着得上网找点灵感,看看大神们都是怎么玩的。
就在这时候,一个搞设计的朋友,特随意地跟我提了一句:“你可以去瞅瞅莫比乌斯,那风格,绝对炸裂。” 我当时听了,第一反应是莫比乌斯环?就是那个纸带拧一下再粘起来,正反面连一块儿的那个数学上的东西?我心想这跟游戏美术能扯上啥关系,这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嘛
后来有天空闲,我就真去搜了一下。 你猜怎么着?这一搜可了不得,直接给我整不会了,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!原来人家说的莫比乌斯,是个法国的漫画大师,本名叫让·纪劳。我之前真是孤陋寡闻了。
我点开他的作品一看,当时就给跪了。那画面,那种想象力,简直不是地球人能画出来的!什么《阿扎克》,《金属咆哮》里那些短篇,还有《封闭式车库》,看得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那线条,那用色,还有那种宏大又荒诞的世界观,一下子就把我给吸进去了。心里就一个想法:我靠,原来画还能这么画!
我的实践折腾过程
看完之后,我就开始琢磨了。 我那个小破游戏,不也是科幻嘛能不能从莫比乌斯大神这儿“借”点光?于是我就开始了我漫长的“偷师”之路。我就是硬模仿。找他的一些经典场景,试着临摹。结果?画虎不成反类犬,东施效颦了属于是他的线条看着挺随意的,但自己一上手,就发现那叫一个难控制,那种轻盈飘逸又带着力量的感觉,怎么也画不出来。
但有点犟。越是搞不定,我越是想搞明白。 我就到处搜刮他的画集,电子版的、扫描版的,只要能找到的,我都存下来,天天看,反复看。我不光看成品,还特别留意他的一些草图和线稿,想从里面抠出点门道来。
我发现他的构图特别大胆,经常用一些很夸张的透视和视角,能把一个普通的场景也画得特别有冲击力。还有他的用色,有时候特别鲜艳,有时候又特别素雅,但总能恰到好处地烘托气氛。他喜欢用大面积的色块,然后配上一些很微妙的渐变和细节。这些我都一点点记下来,试着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处理。
然后我就开始在我自己的游戏概念图里偷偷用这些学到的东西。 比如,我尝试着画一些更开阔的远景,用他那种有点雾蒙蒙的色调来表现远处的神秘感。人物设计上,我也试着加入一些他那种几何形状和有机形态结合的元素。一开始画出来的东西还是挺别扭的,感觉像是硬凑上去的。我就反复修改,把学到的东西揉碎了,再结合我自己的想法,慢慢地调整。
- 第一步:狂看。 把能找到的作品都看一遍,培养感觉。
- 第二步:分析。 重点看构图、线条、色彩的特点,琢磨为啥这么画。
- 第三步:临摹。 不求一模一样,主要是体会他的笔触和造型方式。
- 第四步:融入。 把学到的技巧,有选择地用到自己的创作里,哪怕只是一点点。
就这么折腾了大概一两个月,你还别说,虽然我的画技跟大师比起来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,但我游戏里的那些概念图,看着确实比以前“有内味儿”了。不再是那种干巴巴、冷冰冰的感觉,多了一点想象力和神秘感。至少我自己是越看越喜欢了。
后来嘛那个小游戏因为各种原因,还是没能做出来,挺遗憾的。这种事在独立开发里也常见,大家都懂。但是,那段研究莫比乌斯、琢磨他画风的经历,对我来说收获特别大。它不光是让我学到了一些绘画技巧,更重要的是,它打开了我的眼界,让我知道原来艺术创作可以有那么多可能性。
直到我电脑里还专门有个文件夹,存的都是莫比乌斯的作品。有时候没灵感了,或者心情烦躁了,我就会翻出来看看。每次看,都还是会被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震撼到。对我来说,莫比乌斯不仅仅是一个漫画家,更像是一个引路人,告诉我创作的路上风景无限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