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咱聊聊这个“黄毛貂鼠”。
我对这玩意儿也没啥特别概念。就觉得,,黄毛的,可能是种貂,也可能是种鼠,反正就是个小动物呗。有时候听老辈人讲故事,会提到这东西,模模糊糊的,也没太当回事。
后来我专门花了点工夫去琢磨这事儿。 你别说,这一琢磨,还真琢磨出点道道来。
我先是到处翻了翻资料,想看看这“黄毛貂鼠”到底是个结果发现,说法还挺多。有的说,这可能指的是紫貂,那玩意儿皮毛老金贵了,以前东北那边都当宝。颜色,有黄褐色的,跟“黄毛”也能对上点号。而且这玩意儿,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保护动物,珍稀得很。
但更多时候,我一搜“黄毛貂鼠”,蹦出来的全是《西游记》里的黄风怪。
这就有点意思了。那黄风怪,本事大着,一口黄风吹出来,连孙猴子都给吹得找不着北,眼睛都睁不开。书里说它本相就是个黄毛貂鼠成精。这么一来,“黄毛貂鼠”这个词,在我脑子里就分叉了:一个是现实里可能存在的珍稀动物,一个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妖怪。
我折腾“黄毛貂鼠”的经历
这让我想起我以前搞过的一个小项目,也跟这“黄毛貂鼠”似的,一开始看着简单,以为就是个普通玩意儿,结果一上手,发现里面名堂多着。
那时候,我接了个活儿,帮人做一个类似信息收集和分类的工具。需求方说得特轻松:“老哥,就帮我们弄个小程序,能把各种零散信息记下来,打上标签,方便以后查找就行。跟那个……对,就跟咱们平时逮耗子似的,分分类,归置归置。”
我一听,心想这不就是个加强版的记事本嘛能有多难?就跟那普通的“黄毛貂鼠”似的,抓老鼠的,还能翻出什么大浪花?于是满口答应,撸起袖子就干了。
结果?真不是那么回事儿!
刚开始,他们说只要能记录文字信息。行,我吭哧吭哧把文字录入、编辑、保存、搜索这些基本功能给弄出来了。
没过两天,他们又说:“光有文字不行,得能加图片,最好还能传点小附件啥的。”得,我又吭哧吭哧改,把图片上传、预览、附件管理这些功能加上去。
又过了几天,他们又来了:“那个标签,能不能搞得智能一点?比如根据内容自动推荐几个标签?还有那个搜索,能不能支持模糊搜索,还有按时间、按标签组合搜索?” 这时候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,这哪是逮耗子,这简直是要造个“如意金箍棒”!
最麻烦的是,他们内部对这个“信息”到底是个意见老不统一。张三说是“客户资料”,李四说是“项目文档”,王五又说是“市场情报”。这就跟我理解的“黄毛貂鼠”似的,一会儿是紫貂,一会儿是黄风怪,你让我按哪个标准来?需求变来变去,就跟那黄风怪吹风似的,一阵一阵的,搞得我晕头转向。
那段时间,我天天琢磨这“黄毛貂鼠”到底是个啥玩意儿,不,是这“信息系统”到底要干每天对着电脑,改了又改,删了又添。感觉自己就像唐僧师徒遇上了黄风怪,被吹得七荤八素,找不到方向。
咋办的?
也没啥特别的办法,就是硬着头皮,拉着他们开了好几次会,把所有能想到的、他们可能需要的功能,一条一条捋清楚,写在纸上,让他们签字画押,这才算把这股“黄风”给勉强定了下来。项目是交付了,但我感觉自己也掉了一层皮。
所以说,这“黄毛貂鼠”,听着是个普通的名字,但你真要去琢磨它,或者遇到跟它类似的事儿,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。有时候它可能是个珍贵的宝贝,有时候它可能就是个难缠的妖怪。就跟我搞那个项目似的,一开始以为是个小“貂鼠”,结果是个能吹“三昧神风”的“黄风大王”。以后再碰到这种事,可得先打听清楚了,别上来就一头扎进去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