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晚上今天瞎琢磨了一天,寻思着把我前阵子搞游戏实况那点事儿给大伙儿说道说道。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,就是自己瞎折腾的一些记录,图个乐呵,也给想试试的朋友们提个醒儿,少走点弯路。
最初的念头与准备
就是看别人玩游戏,一边玩一边叨叨,感觉挺有意思的。寻思着,我自个儿也爱玩游戏,话也不少,要不也试试?说干就干,也没想太多,就是纯粹想分享一下自己玩游戏的乐子。
硬件准备:
- 电脑:这个是主力,我本来就有台还算过得去的电脑,打游戏不卡是基本要求。
- 麦克风:一开始我直接用的耳机上带的麦,后来发现那玩意儿收音实在不行,杂音大,声音也闷。咬咬牙,买了个入门级的USB麦克风,效果立马不一样了,声音清楚多了。
- 摄像头(可选):我一开始没用,后来觉得露个脸互动性可能好点,就翻出来一个以前买的旧摄像头凑合用。不过这玩意儿不是必须的,看个人喜
软件准备:
- 录屏/直播软件:这个我用的是OBS,免费还好用,功能也强。一开始上手有点懵,设置项贼多,看了好几个教程才大概明白怎么调。主要是设置视频源(游戏画面、摄像头)、音频源(麦克风声音、游戏声音),还有码率、分辨率这些。
- 游戏:这个当然是核心了。我选的都是自己比较熟悉,也比较爱玩的游戏。热门游戏当然流量大,但竞争也大。冷门游戏可能看的人少,但没准儿能找到同我一开始就瞎玩,后来慢慢琢磨,哪些游戏自己玩得有意思,观众可能也爱看。
开始录制与直播的折腾过程
万事开头难!第一次录的时候,手忙脚乱的。
试录与调整:
- 声音问题:这是最大的坎。要么是麦克风声音太小,观众听不清;要么是游戏声音太大,把我的声音盖过去了。来来回回调整OBS里的音量滑块,录一段,听一段,再调整。后来学聪明了,录之前先开一小段测试,确保声音比例合适。
- 画面问题:有时候游戏画面会卡,或者录出来的视频掉帧。这就得调整OBS里的视频设置,比如降低一点分辨率或者帧率,或者看看是不是电脑后台开了太多东西占资源。
- 解说内容:光玩不说话肯定不行。一开始我有点放不开,不知道说就干巴巴地描述游戏里发生的事。后来慢慢放开了,就开始吐槽、讲讲自己的游戏理解、跟(并不存在的)观众互动一下。脸皮厚点儿就好了!
直播初体验:
录播搞得差不多了,我就寻思试试直播。直播跟录播又不一样,互动性更强,但也更容易出岔子。网速是个大问题,网速不直播就卡成PPT。还有就是得学会看弹幕,及时跟观众互动。一开始根本没人看,我就自己跟自己说话,也挺尴尬的。后来偶尔有几个人进来,能聊上几句,感觉就好多了。
内容创作与持续输出
搞游戏实况,不是一次两次就完事儿的。要想有人看,就得持续更新。
我的实践方向:
- 游戏通关流程+解说:选一个游戏,从头打到尾,边玩边解说。这种比较考验耐心,也考验对游戏的理解。
- 精彩片段集锦:把游戏里一些搞笑的、刺激的、或者自己神操作的片段剪辑出来,配上音效和字幕。这种比较费时间,得会点儿简单的视频剪辑。我用的是免费的剪辑软件,功能也够用了。
- 特定主题的尝试:比如挑战一些高难度任务,或者尝试一些奇葩玩法。这种比较能出效果,但需要提前策划一下。
定期更新的重要性:
我发现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。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,比如一周更新几次。这样慢慢地,可能会积累一些固定的观众。虽然我观众不多,但每次看到有人评论或者点赞,心里还是挺美的。
一些心得体会
折腾了这么一阵子,最大的感受就是,做游戏实况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,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。
- 技术门槛不高,但细节很多:硬件软件的配置,声音画面的调试,每一项都得自己摸索。
- 内容是王道:玩得好不好是一方面,说得有不有趣是另一方面。找到自己的风格挺重要的。
- 坚持最难:一开始可能没啥人看,这时候最容易放弃。我也就是凭着一股子热爱在坚持。
- 不要怕出糗:谁一开始都不是大神,录制的时候说错话、操作失误都是常有的事儿,放轻松,娱乐自己也娱乐他人嘛
这段实践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。虽然没成为啥大主播,但也体验了一把分享游戏的乐趣,还学了点新技能。如果你也对游戏实况感兴趣,不妨大胆试试看,说不定你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!好了,今天就叨叨这么多,希望对大伙儿有点儿帮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