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学相石怎么入手?掌握这三个要点就轻松入门!

天美租号

今天咱就聊聊“相石”这点事儿。这玩意儿,听着玄乎,就是我自个儿瞎琢磨、瞎捣鼓的一些经验。算不上啥专业理论,就是记录一下我咋干的,给大家伙儿看个乐呵。

我为啥要琢磨石头?

起初,就是觉得石头这东西挺有意思。有回在河边溜达,捡了块奇形怪状的,拿回家就翻来覆去地看。朋友也送了我几块说是有点看头的料子,那我就更来劲儿了。寻思着,这石头光放着也不是个事儿,能不能琢磨琢磨,看它能干点或者说,它“适合”干点这就开始了我这“相石”的土办法。

初学相石怎么入手?掌握这三个要点就轻松入门!

我是咋“相石”的,拢共分几步走

我这人没啥章法,就是凭感觉来,一步一步看。

第一步,先给石头“洗白白”,看清本来面目。

刚拿到手的石头,不管是捡的还是买的,多半都带着泥土灰尘,或者有些风化层。我就先拿个刷子,就咱平时刷鞋那种硬毛刷,蘸着清水,仔仔细细把石头表面刷干净。有时候遇到特别脏的,我还得泡上一会儿,让泥土松动了再刷。这一步挺重要,不洗干净,你连它本来的颜色、纹路都看不清,还相个啥劲儿。

第二步,拿手里翻来覆去地“盘”。

洗干净了,我就把石头拿在手里,颠来倒去地看。主要是看几点:

初学相石怎么入手?掌握这三个要点就轻松入门!

  • 形状:这石头是方的圆的扁的,还是不规则的?有没有啥特别的造型,像个啥东西不?这关系到它以后大概能做个比如扁平的,可能适合做个摆件的底座,或者刻点字。
  • 颜色:啥颜色的?是单一色,还是五颜六色的?颜色深浅咋样?有没有俏色(就是那种一小块特别显眼的颜色)?俏色用好了,那可是点睛之笔。
  • 质地:摸上去是粗糙还是细腻?是坚硬还是有点松软?这关系到它好不好雕,耐久性咋样。太松的,一碰就掉渣,那也干不了啥细活儿。
  • 纹理:石头表面有没有啥天然的纹路?是水波纹、山水纹,还是乱七八糟的?这些纹路能不能利用上,让它更有看头。

初学相石怎么入手?掌握这三个要点就轻松入门!

我一般会把石头拿到光线好的地方,自然光下最仔仔细细地瞅。有时候一个角度看不明白,就换个角度。还会把它弄湿了看,因为很多石头湿水之后颜色会更鲜艳,纹理也会更清晰,跟干的时候看完全是两个感觉。

第三步,找“毛病”,也找“亮点”。

这一步就跟给人看相似的,得挑毛病。看看石头上有没有裂纹,裂纹深不深,大不大。有大裂或者很多碎裂的,那可能就没啥大用了,或者只能取一小块好的地方。还有就是看有没有杂质,比如一些颜色不和谐的斑点,或者一些嵌在里面的砂石。这些都是“减分项”。

不光找毛病,也得找亮点。比如一块不起眼的石头,可能某个角度看过去,它的形状特别像个小动物;或者有一条特别漂亮的纹路,正好可以利用起来。有时候一块石头整体看着不咋地,但局部特别精彩,那就得琢磨怎么把这精彩的部分给“抠”出来。

第四步,心里“合计合计”,它能干

把上面这些都看差不多了,就得在心里合计了。这块石头,它最适合干是整个随形打磨一下,保留它天然的形状和韵味?还是可以稍微雕琢一下,突出某个特点?或者说,它适合被切割成几块,分别利用?

初学相石怎么入手?掌握这三个要点就轻松入门!

比如我之前弄过一块石头,整体灰不溜秋的,但中间有一条白色的石英脉,像条小路。我就想,能不能把它设计成一个山水小景,那条白脉就做成山间小道。这就得根据石头的具体情况来定了,不能强求。

我“相”完一块石头之后的感觉

这“相石”的过程,有时候挺磨人的。一块石头能看上半天,翻来覆去,眼睛都看花了,脑子里还得不停地转。但也有乐趣,尤其是当你从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里发现了一些特别之处,或者琢磨出一个巧妙的利用方法时,那种感觉,还真挺有成就感的。

就像我今天刚琢磨完的一块小料,刚开始看着也就那样,洗干净了仔细一瞅,发现它侧面有几条颜色挺跳跃的纹路,质地也还行。我就寻思着,是不是可以顺着这个纹路,简单修个型,做个小小的随形章,或者就是个手把件,盘着玩儿。具体的还没完全定,但大方向有了,心里就踏实了。

这就是我鼓捣“相石”的一些粗浅体会,说不上多高明,就是自个儿瞎玩儿。大家要是也对石头感兴趣,不妨也试试,挺有意思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8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