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事儿,还得从上个季度末尾那阵儿说起。那会儿手头上的项目刚收尾,正寻思着能稍微喘口气儿,结果好家伙,领导一个电话就把我喊过去了。
临危受命,有点懵圈
一进办公室,领导就指着一堆模糊不清的需求文档,表情特严肃地跟我说:“小张,这有个紧急任务,你得顶上去。这块儿之前没人碰,现在客户那边催得紧,你看看能不能尽快把这摊子事儿给拾掇起来。” 我当时瞅着那堆天书似的材料,心里头直打鼓。这不明摆着是块硬骨头嘛而且看样子还是块放了挺久,都快风干了的硬骨头。
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想找个理由推了,毕竟这玩意儿看着就头大。但转念一想,团队里其他人手头也都有活儿,这时候我不上谁上?再说了,干活儿嘛哪有挑肥拣瘦的道理。得,硬着头皮也得上!
准备工作,摸索前进
接了任务,我就开始“披挂”了。这“披挂”的第一步,就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文档先过一遍。好家伙,越看越头疼,各种术语、缩写,还有前后矛盾的地方。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,泡了不知道多少杯浓茶,才勉强理出点头绪。基本上就是连蒙带猜,把能看懂的先圈出来,看不懂的就先放着,做个标记。
下一步,就是找人问。我把之前可能接触过这块儿业务的老同事都骚扰了一遍。有的说年代太久远,记不清了;有的说自己也就知道个皮毛。问了一圈下来,收获寥寥。看来,这“战甲”还得靠自己一块块拼凑起来。
没办法,只能自己动手了。我开始尝试搭建环境,把相关的代码和配置文件先跑起来再说。这个过程也是一波三折,缺这少那的,时不时就给你报个错。我就跟玩解谜游戏似的,遇到一个问题,就上网查,或者翻看那些陈年老代码,找找蛛丝马迹。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配置问题,就能折腾我大半天。
逐步攻克,初见曙光
就这么一点点啃,一点点试。晚上加班成了家常便饭,周末也搭进去不少时间。那段时间,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在黑夜里摸索的独行侠,周围静悄悄的,只有键盘敲击声陪着我。最大的困难是那种未知感,你不知道下一个坑在哪儿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亮光。
不过人就是这样,逼到份儿上了,潜力也就出来了。慢慢地,我对整个系统的脉络开始清晰起来。哪个模块负责什么功能,数据是怎么流转的,关键的节点在哪里……这些东西在我脑子里逐渐形成了一张图。每解决一个关键问题,我就感觉自己身上的“盔甲”又厚实了一分。
记得有一次,为了一个核心算法的逻辑,我愣是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,对着白板写写画画搞了一整天。午饭都没顾上吃,就啃了两个面包。等到傍晚时分,总算是把那个最绕的弯给想明白了,当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简直比中了彩票还开心!
最终搞定,总结经验
前前后后大概折腾了小半个月,总算是把这个“烫手山芋”给捋顺了,系统也按照客户的要求调整到位,顺利上线。当领导拍着我肩膀说“干得不错”的时候,我心里那块大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。
现在回想起来,这回“披挂上阵”的经历,虽然过程挺折腾人的,但收获也确实不少。不仅把一个老大难问题给解决了,更重要的是,锻炼了自己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而且这种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掌控全局的感觉,也挺有成就感的。说白了,很多时候,困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。只要敢于“披挂”,敢于去闯,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这可能就是所谓的“勇往直前”,虽然我这算不上啥“勇”,顶多算是被逼无奈的“莽”罢了,哈哈!
行了,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。下次再有啥实践心得,我再来跟大家伙儿唠唠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