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捣鼓“elika”这玩意儿的整个过程。也没啥高深的技术,主要就是自己瞎折腾,图个方便顺手。
最初的想法
事情是这么开始的。我平时记性不太老是忘东忘西,试过不少笔记软件、待办事项工具,要么功能太复杂,学起来费劲,要么就是用着用着感觉不称手,总缺点我就寻思着,干脆自己动手做一个得了,不需要多牛掰,满足我自己的日常需求就行。这就是“elika”这个小东西最初的念头。
开始动手前的准备
有了想法,就得琢磨怎么实现。我先没急着写代码,而是拿个本子,把自己想要的功能一条条给列了出来:
- 能快速记录一些零散的想法。
- 能列个每日待办清单,完成了就划掉。
- 能简单分类或者打个标签,方便以后找。
- 界面尽量简洁,别花里胡哨的。
列完这些,我就琢磨用啥技术。我不想搞得太复杂,就挑了些自己比较熟的、轻量级的东西。主要是考虑能快速上手,快速出东西,毕竟是给自己用的,效率第一。
核心功能实现过程
第一步,先把架子搭起来。 我先弄了个最基本的用户界面,就是一个输入框,一个提交按钮,底下再来个列表显示记录的内容。这时候啥功能都没有,就是个样子货。
然后,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。 既然是自己用,数据量不大,我就没整那些大型数据库,找了个轻便的文件存储方式,能把输入的内容存下来,下次打开还能看到就行。一开始用的是最简单的文本文件,后来觉得查找不方便,稍微改进了一下,用了个结构化一点的存法,但也还是文件。
开始逐个实现之前列出来的功能。
- 快速记录:这个简单,输入框输入,点击保存,内容就追加到列表里,并且存到文件里。
- 待办清单:这个稍微麻烦点。我在每条记录前面加了个小方框,可以打勾。打勾之后,这条记录的样式会变一下,比如加个删除线啥的,表示完成了。这个状态也得存起来。
- 分类和标签:这个我一开始想得复杂,后来简化了。就是在记录的时候,可以手动输入一些关键词作为标签,显示的时候把这些标签也带上。搜索的时候,就按这些关键词搜。虽然原始,但够用。
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地写一点,测试一下,再改改。比如一开始列表刷新有问题,新增了记录,列表没马上更新,还得手动刷新,后来就改成自动刷新了。还有就是数据保存的时候,偶尔会出点小错,导致数据没存上,这些都得一点点调试。
后续的一些调整和想法
核心功能跑起来之后,我就开始自己用了。 用着用着,又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。比如,我想让完成的任务能自动挪到底部或者隐藏起来,这样列表看起来更清爽。又比如,我想加个简单的日期显示,知道这条记录是啥时候加的。
这些小调整,都是在实际使用中慢慢发现,然后一点点加上去的。“elika”这玩意儿,对我来说,就像个不断打磨的小工具。 它不完美,功能也肯定比不上那些专业的软件,但它完全是按照我自己的习惯和需求定制的,用起来特别顺心。
整个过程下来,没啥特别的,就是:
- 明确需求:知道自己想要
- 动手尝试:别怕错,大胆去搞。
- 小步快跑:先实现核心功能,再慢慢完善。
- 持续打磨: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调整。
这就是我捣鼓“elika”的来龙去脉了。希望能给同样喜欢瞎折腾的朋友一点启发。说白了,很多时候,工具合不合手,只有自己用了才知道,自己做的,肯定最懂自己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