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瞎琢磨那个“离子火花”的点子,看网上说得挺玄乎,什么等离子点火,效率高什么的。我就想着自己也动手试试呗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觉得这玩意儿应该比普通火花塞厉害点,就想看看能不能搞出点名堂。
一开始,我先是找了些基本材料,网上淘了个二手的高压包,就是老电视或者显示器里拆下来的那种,看着挺猛的。然后弄了些粗点的铜线当电极,还得有个电源,找了个旧电脑电源改了改,凑合着用。想着搭个简单的电路,一边接高压包输入,输出端就弄俩电极对着,中间留点缝隙,这不就是点火装置的雏形嘛
准备和初步尝试
把东西都准备就在桌子上摆开阵势。先用万用表测了测高压包的电阻啥的,看着没啥问题。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线接特别是高压输出那端,用绝缘胶带缠了好几层,生怕被电着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都弄妥当后,深吸一口气,把改装的电脑电源开关扒拉开。结果? 高压包发出“嗡嗡”的声音,但是电极之间啥动静也没有。心里有点打鼓,是不是电压不够?还是间隙太大了?
反复调试阶段
然后我就琢磨,先把电极距离调近点试试。用钳子小心地把两根铜线的头往中间掰了掰,距离大概就一两毫米。再通电!这回有反应了,“啪”的一声,一道小小的蓝色电火花闪了一下,然后就没了。电源好像保护了,自动断了。
看来是电流冲击太大了。我想着,是不是得加个限流电阻什么的?翻箱倒柜找了个大功率的水泥电阻串在高压包的输入端。再试!这回“嗡嗡”声持续了,电极之间也开始连续地跳火,就是普通的那种电火花,声音“噼里啪”的,跟打火机里的电打火差不多,根本不是想象中那种稳定燃烧的“离子火花”。
这下有点头疼了。网上说的那种是高温等离子体,看着像一小团稳定的火焰,我这个明显就是普通的电弧放电。我就不信邪了,又开始调整。试着换不同材料的电极,比如找了段不锈钢焊条磨了磨头,又试了试石墨棒。效果都差不多,火花颜色稍微有点变化,但本质还是那种跳跃不定的电弧。
我还试着改变高压包的输入电压和频率,找了个信号发生器接上去,想看看是不是特定的频率才能激发出来。结果频率高点低点,火花强点弱点,就是没有质变。
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
折腾了好几天,失败了好多次,烧了几个小元件,手也被静电打了几次。就在快要放弃的时候,我无意中把电极距离调得特别特别近,几乎快要碰上了,大概只有零点几毫米的缝隙。然后又把输入电压稍微调高了一点点。
这回奇迹出现了! 电极之间不再是“噼啪”作响的跳跃火花,而是发出一种连续的、有点发亮的淡紫色辉光,非常稳定,声音也变成了轻微的“嘶嘶”声。这玩意儿看着就跟普通的电火花完全不一样!
我凑近了闻闻,能闻到一股明显的臭氧味儿,跟打雷下雨后空气里的味道似的。用一小片纸凑近那个辉光,纸很快就变黄、碳化了,说明温度确实挺高的。
这应该就是所谓的“离子火花”或者等离子体了?虽然跟我看视频里那种能当点火源的强劲射流还差得远,但至少形态上有点那个意思了。
实践后的想法
搞了半天,算是勉强弄出点“离子火花”的雏形。跟人家宣传的什么提高燃油效率20%的高科技玩意儿,那肯定不是一回事。我这个估计能量还很弱,稳定性也不好说。
总的来说,这回瞎折腾也算没白费。主要就是体验了一把高压放电,还有就是明白了理论跟实际操作真是两码事。看别人说得轻松,自己动手才知道有多少坑。想真正做成能稳定工作、有实用价值的东西,里面的电路设计、材料选择、控制方法肯定复杂得多,不是随便搭搭电路就行的。
不过亲手弄出那道淡紫色的辉光时,心里还是挺满足的。至少,我摸到“离子火花”的边儿了。以后有空有条件了,说不定还会继续深入研究研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