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个“游戏禁令”,真不是一时冲动,实在是没办法了。
起因嘛就是家里那小子(或者说,有时候也包括我自己),玩游戏玩得有点太投入了。就是那种,你知道的,点点点、消消乐、盖房子、打僵尸之类的游戏,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。吃饭?“等我打完这关!” 写作业?“马上就去!” 眼睛都快贴屏幕上了。看着那状态,我就觉得,不行,得管管了,再这么下去要出问题。
定规矩,下决心
我拍板了,搞个游戏禁令。听着挺吓人,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让碰,主要是想先把这个沉迷的劲儿给打断。说干就干,第一步就是把那些平板、手机,凡是能玩游戏的设备,都给收缴了。
然后,当着他的面(也算是给我自己一个警示),把那些最耗时间、最容易上瘾的游戏,咔咔咔全删了。什么《开心农场》翻版,《植物大战僵尸》类的无尽模式,还有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但没啥营养的小游戏,一个不留。删完感觉心里还挺痛快,像大扫除一样。
动手实施,过程曲折
光删应用肯定不行,小孩子(或者说,我自己这老小孩)鬼精得很,总能找到新方法。没办法,只能上技术手段了。
- 我先是摸索着进了路由器后台,研究怎么屏蔽那些游戏网站、服务器。这玩意儿弄起来真费劲,界面复杂,一不小心还可能把正常的网给搞断了。
- 然后就是定规矩。找了个时间,跟他(也跟我自己)好好谈了一次。规矩很简单:平时不准玩,周末可以玩,但要规定时间,比如一天就一两个小时。而且玩什么游戏也得有选择,不能是什么都玩。
接下来就是找替代品了。总不能让人闲着没事干?不然更容易想着游戏。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些老掉牙的棋类、桌游,什么象棋、五子棋,刚开始还新鲜,玩几次就腻了。
也试了些别人推荐的“益智”游戏,什么《宝宝学单词》、《儿童连连看》之类的。大部分效果一般,有些太幼稚,有些就是披着游戏外衣的学习软件,没啥意思。不过也有几款还行,比如那个《成语接龙大闯关》,还有类似《割绳子》那种需要动点脑子的,偶尔玩玩还不错。关键还是得多带出去活动活动,跑跑跳跳,转移注意力。
现状和反思
现在怎么样了?好多了。那个一开始有点严厉的“禁令”,慢慢变成了“严格管理”。游戏还是周末玩,时间控制住,内容也筛选过。感觉亲子时间多了,他看书、画画的时间也多了。我自己?也感觉清爽了不少,不会动不动就想掏手机点开游戏了。
整个过程挺折腾的,中间也有反复,比如偷偷下载回来,或者找各种理由想多玩一会儿。但总算是把那个“沉迷”的状态给扭过来了。
回头想想,游戏本身没啥原罪,好玩、能放松,甚至有些还能学到东西。问题在于“度”。任何东西沉迷了都不这回经历让我明白,不管是管孩子还是管自己,立规矩、执行、引导、找到替代品,都挺重要的。这事儿还没完,估计是个长期斗争,得时刻提醒自己别放松。但至少,开头这一步“禁令”,是把方向盘给扳回来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