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搞这个“1024手机基地”,纯粹是被现实逼出来的,也是自己瞎折腾的一个记录。
以前玩手机那点破事儿,资料、文件啥的,那叫一个乱。刷机包可能在这个硬盘,那个工具又在另一个U盘里,更别提手机里存的那些照片、视频备份了,电脑里、移动硬盘里、甚至好几个网盘里都塞得满满当当,杂乱无章。
最烦人的是是找东西费劲! 经常为了找一个特定的工具或者某个版本的刷机包,得把几个硬盘翻个底朝天。有时候急着用,就是找不到,能把你急死。还有几次,一个老U盘突然就读不出来了,里面存的好些年的东西,说没就没了,那感觉,真挺不是滋味的。
当初为啥要搞这个?
主要就是受够了这种混乱和不安全感。网盘虽然方便,但你懂的,有时候说不定就给你限速、或者要收费,甚至哪天服务关了都不好说。重要的东西,总觉得还是放在自己手里踏实点。
正好那段时间,清理杂物翻出来一台好多年前的旧笔记本,还能开机,就是慢点。硬盘倒是前两年买过一个大的,一直闲置着。我就琢磨,干脆利用这些旧东西,在家里搭个专门存放手机相关资料的地方,一个自己的“基地”。名字嘛就随口起了个“1024手机基地”,听着好像有点那啥技术圈的意思,主要就是自己记着方便,也算是个小小的仪式感。
具体咋弄的?
过程挺简单的,没啥技术含量,纯粹是体力活。
第一步,准备硬件。 就是把那台旧笔记本清了清灰,里面没用的软件全卸载了,系统也重新弄了一下,让它尽量干净、稳定点。然后把那个大容量硬盘接上去,作为主要的存储空间。
第二步,规划分类。 在大硬盘里,我先建了几个大的文件夹,把我想到的类别都分大概是这样:
- 刷机专区(放各种手机的ROM、Recovery、驱动、刷机工具)
- 应用备份(平时觉得好用或者难找的App安装包)
- 照片视频库(这些年手机拍的、备份的,这个最占地方)
- 学习笔记(一些玩机心得、教程、配置文件啥的)
- 老手机资料(以前用过的旧手机的备份,留个念想)
第三步,数据大迁移。 这是最累的一步。我把所有能找到的U盘、移动硬盘、电脑里的相关文件,一点一点地往这个“基地”里挪。网盘里的东西也下载了一部分重要的。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天,感觉把过去十几年折腾手机攒下来的家底都归拢到一起了。真挺费劲的,但看着文件慢慢被整理心里也挺舒坦。
第四步,设置访问。 因为主要是在家里用,我就设了个最简单的本地网络共享。这样我自己的主力电脑、偶尔老婆的电脑,甚至有时候手机连上家里的Wi-Fi,都能直接访问这个“基地”里的文件,不用再拿U盘传来传去了。
现在用着咋样?
要说多高级、多智能,那肯定谈不上。就是一个本地的文件存储服务器呗。但对我来说,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和安心。
现在找东西确实快多了,心里也有数,知道它们都在那个角落里。不用再担心哪个U盘突然挂掉,或者哪个网盘账号忘了密码。东西在自己手里,硬邦邦的,这种感觉挺实在。
也不是没缺点。那台旧笔记本性能也就那样,有时候文件多了或者同时访问的人多了,会有点慢。而且数据备份还是个问题,虽然比以前放U盘里安全点,但硬盘本身也有坏的风险,重要数据还得想着再备份一份到别处。还有就是,电脑得一直开着或者需要时再开,稍微有点麻烦,也费点电。
这个“1024手机基地”算是解决了我当时最大的一个痛点。就是个土办法,瞎折腾呗,但自己动手搞出来的东西,用着顺手,也算一个小小的成就感。至少手机那点事儿,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它们的“基地”里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