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“立回”这档子事儿。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格斗游戏里俩人都不敢轻易乱动,在中不溜秋那个距离互相试探、牵制的功夫。听着好像挺玄乎,就是基本功。
咋开始琢磨这事的?
一开始玩格斗游戏,我就是个愣头青,瞎按一气,想着上去就是一套连招带走。结果?被人揍得鼻青脸肿。特别是遇到那些稳得住的家伙,我蹦跶半天,人家一动不动,瞅准我一个破绽,啪啪两下,我就没了。次数多了,我就纳闷了,凭啥?后来慢慢看别人打,听人念叨,才知道有“立回”这么个说法。大概意思明白了,就是不能瞎冲,得控制好距离,看准了再动手。
我的练习过程,挺笨的
知道了是这么回事,那就得练。没啥捷径,就是死磕。
- 先是练走位:就是前后移动,蹲起这些。听起来简单?真练起来才发现,怎么走才能刚好保持在我想打到他、他又不太容易打到我的那个“甜点”距离,这得练。我就在训练模式里瞎走,想象前面有个人。
- 然后是练普通技牵制:就是用那些发生快、距离还可以的拳脚去点对手,试探他的反应。比如用个中距离的拳或脚,戳一下就收回来。看他是防御,还是想抢招,还是想跳。这也是个细活儿,得多练,形成肌肉记忆。
- 再就是练反应:这个最头疼。看对手出招收招的那个空隙,能不能抓住。或者看他往前走,我是不是该后退或者出招拦截。我一开始反应贼慢,总是被打。后来就专门在训练模式里设置电脑的一些行动,比如突然往前走一步,突然出个慢招,我就练自己怎么去应对。这个过程特别枯燥,但没办法,硬着头皮练。
- 实战挨打:练得差不多了,就去网上找人打。结果当然是被各种揍。但是被打多了,慢慢就有感觉了。知道什么时候大概会发生什么,哪种情况用哪种牵制或者防守比较输不怕,就怕输了不琢磨。每次打完,我就回想一下,刚才在中距离是怎么输的,是不是走位不还是出招太随便被抓了。
现在啥感觉?
练了挺长一段时间,也不能说自己现在立回有多厉害,碰到高手照样抓瞎。但是,跟以前比,感觉好多了。至少在中距离不会那么慌乱,知道自己该干点啥了。
现在打起来,心里大概有点数。能稍微判断一下对手的意图,是想压制我,还是想防守反击。自己也能更冷静地选择是用拳脚骚扰,还是保持距离观察,或者抓机会往前压。最起码,不会像以前那样,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。
这“立回”功夫,真是磨出来的。没啥取巧的办法,就是不断地练习、挨打、思考、再练习。虽然过程挺枯燥,甚至有点痛苦,但当你感觉自己真的在中距离能跟对手周旋几个回合,甚至抓住机会打出一套漂亮的反击时,那感觉,还真挺不错的。
这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和练习“立回”的一点经历,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有点用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