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瞎琢磨的时候,碰到了个词儿,叫“龙胡之痛”。
第一眼瞅着,就觉得怪怪的,“龙胡”?龙的胡子?龙的胡子疼?啥意思这是。听着挺厉害,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心里就犯嘀咕,得搞明白。
我就动手查了查,翻了点资料。一开始没头绪,后来看到有地方提到了《汉书》,具体是里头的《郊祀志上》。这下有点方向了。
顺着这个摸下去,原来后面还有个挺神话的故事。
这故事大概是这么说的:
说的是黄帝老爷子,当年在荆山底下铸鼎。费老大劲,鼎弄成了。
就在这时候,不得了,天上下来一条龙,胡须(资料里写的好像是“胡涘”,估计后来传着传着就成“胡”了?)都垂到地上了,是来接黄帝上天的。
黄帝就骑上去了,跟着他的一帮大臣、老婆孩子啥的,也有七十多号人跟着爬上去了。然后龙就呼一下飞走了。
底下老百姓没上去,眼巴巴看着黄帝飞天了,那叫一个难受。咋办?就抱着黄帝留下来的弓,还有龙掉下来的胡须(或者说是龙须垂下的地方?反正就是跟龙有关的东西),在那儿哇哇大哭,舍不得嘛
这“龙胡之痛”,根本不是龙胡子疼,也不是什么龙和胡人打架疼。它说的是当年老百姓看着黄帝飞升,那种失去领袖、像是失去亲人一样的巨大悲痛。
人们就用这个词儿,专指失去亲人的那种痛,特别是长辈或者是非常重要的人去世了,心里头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。
搞明白这个来龙去脉之后,感觉这个词儿一下子就活了。不再是干巴巴的四个字,背后有故事、有情感。虽然故事挺玄乎,但那种悲伤的情绪是实打实的。有时候琢磨这些老词儿,还真挺有意思,能挖出不少东西来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