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瞎琢磨的“贵族共和制”。这词儿听着挺高大上,但就是我最近在团队管理上尝试的一个小实验,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,权当抛砖引玉了。
团队规模小,啥事儿都是我一个人说了算,大到方向决策,小到代码规范,累得要死不说,效果还不感觉自己像个包工头,底下的人就是干活的,没有参与感,积极性也不高。
后来我开始琢磨,这么下去不行,得想个法子。正好那段时间看了点儿历史书,看到古罗马的贵族共和制,觉得有点儿意思。我肯定不能照搬,毕竟时代不一样了,但那个“少数精英决策”的核心思想,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。
于是我就在团队里搞了个“核心决策小组”。这个小组的成员,不是我指定的,而是大家伙儿民主选举出来的。选举标准嘛也很简单,就是看谁的技术水平高,经验丰富,而且对团队发展有想法。选出来的几个人,都是团队里的技术骨干,平时也比较活跃,有自己的思考。
我就开始试着把一些重要的决策,交给这个核心决策小组来讨论决定。比如,新技术的选型、项目的架构设计、甚至是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案等等。我会在讨论之前,把相关的信息都提供给他们,然后让他们充分地讨论,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效果并不毕竟大家伙儿习惯了听我的,突然让他们自己做决定,有点儿放不开。而且不同的意见之间,也经常会产生冲突,甚至争吵。有一次,为了一个技术选型的问题,几个人吵得面红耳赤,差点儿动手。
但我没有干预,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。我相信,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他们最终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案。而且通过这种争论,他们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,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慢慢地,大家伙儿开始适应这种模式了。他们开始认真地思考问题,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,而且也学会了互相尊重,互相妥协。争吵也少了,合作也多了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,他们提出的很多想法,都比我想象的要有些技术方案,我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过,但他们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,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。而且因为这些决策是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,所以执行起来也更加积极,更加投入。
团队的氛围好了很多。大家伙儿的参与感和积极性都提高了,而且也更加团结了。我也轻松了很多,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,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这种“贵族共和制”也有它的局限性。比如,核心决策小组的成员,可能会形成小圈子,排斥其他人的意见。而且如果核心决策小组的成员能力不够,或者私心太重,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。
我还在不断地完善这种模式。比如,定期轮换核心决策小组的成员,引入外部的专家顾问,等等。我的目标是,让团队里的每个人,都能够参与到团队的决策中来,共同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-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:
- 选拔:民主选举核心决策小组,确保技术骨干参与。
- 授权:重要决策放权,鼓励充分讨论和意见表达。
- 容错:允许争论和冲突,相信团队能自我解决。
- 改进:不断完善机制,避免小圈子和错误决策。
我想说:
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模式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。我这种“贵族共和制”的尝试,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团队。但我觉得,只要我们敢于尝试,勇于创新,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,打造出一个高效、团结、有战斗力的团队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