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个伊比拉,真是让我折腾了好一阵子。本来就是偶然又翻出来老电影《哥斯拉·伊比拉·摩斯拉 南海大决斗》看了一遍,突然就有点手痒,想自己搞一个伊比拉的模型摆着。市面上现成的要么太贵,要么就是那种软胶玩具,细节差点意思。
动手前的准备
一开始我寻思着,不就是个大龙虾嘛找个差不多的模型改改应该不难。结果跑了好几个模型店和玩具市场,愣是没找到合适的素体。不是太小,就是造型太卡通,跟电影里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差远了。没辙,在网上淘了个看着还算顺眼的海洋生物模型,就是个普通的大号塑料龙虾,便宜是便宜,但细节嘛基本没有。
工具和漆倒是好说,家里本来就有点存货:
- 几根不同粗细的锉刀和砂纸,打磨用。
- 补土,准备用来塑形,把普通龙虾往伊比拉那狰狞的感觉上靠。
- 丙烯颜料,红、黑、白、棕,这几个主色调。
- 几支不同型号的笔刷。
- 还有最重要的,耐心,当时以为自己有很多。
折腾过程才是主体
这玩意儿真动起手来,才知道有多麻烦。
第一步是打磨。那塑料龙虾表面太光滑了,而且有些合模线特别明显,不磨掉不行。拿着砂纸吭哧吭哧磨了半天,手指头都快磨平了,才勉强把表面处理得粗糙一点,方便后面上补土和油漆。这期间还把一个虾腿给掰断了, пришлось 用502胶水小心翼翼地粘回去,心里那个气。
然后是上补土塑形。我想着给它加上电影里那种疙疙瘩瘩的甲壳纹理,还有那对特别有神的大钳子,也得加厚,更有力量感。结果补土这玩意儿,看着容易,自己上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不是抹厚了,就是干得太快来不及造型,要么就是干了之后裂开。尤其是想弄出那种不规则的生物感甲壳,简直是灾难。反反复复弄了好几天,造型还是不满意,看着跟个泥疙瘩似的。
到了上色阶段,更是头大。伊比拉那红色不是简单的正红,是那种有点深沉、带点橘棕色的感觉。我用现成的颜料调了半天,要么太鲜艳,要么太暗淡。胡乱混了几种颜色,勉强弄出个“大概是那么回事”的红色。涂上去之后,因为底子没处理加上塑料材质本身的问题,有些地方还不容易挂漆,干了之后甚至能看到原来的塑料底色。只好等干透了再补涂,一层又一层,厚得不行。
最让我崩溃的是那对大钳子。 原本的模型钳子太小,我用补土加固加大了。结果上色的时候,手一抖,其中一个大钳子直接从连接处又断了!这回断得更彻底,粘都粘不牢。当时真想直接把它扔垃圾桶里。
也就那样了
冷静了几天,还是捡回来,用AB补土重新加固,再打磨,再上色。整体涂完,又用黑色和棕色做了点旧化,想让它看起来更“饱经风霜”一点。搞完之后,远远看着,好像是有那么点伊比拉的意思了。但凑近一看,各种瑕疵,粗糙的补土痕迹,不均匀的漆面,还有那只明显修复过的大钳子,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:这玩意儿,也就是个“手工制品”。
现在它就摆在我的书桌角落里,积灰。每次看到它,就想起那段折腾的日子。虽然结果不完美,甚至有点丑,但好歹是自己一步步弄出来的。也算是个记录,记录了我一时兴起的动手欲,以及眼高手低的现实。果然,有些东西,还是看看电影,买个成品来得省心。 自己瞎折腾,纯属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