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,可能是闲下来时间多了,就老琢磨些有的没的。那天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剧里头,有个叫Edie的角色。这女人,挺有争议的,有人烦她,觉得她太那个太直接,甚至有点刻薄。但我当时看着看着,反而对她有点说不出的感觉。
她那个人,活得挺明白,也挺用力。想要啥就去争,不爽啥就直接说,虽然手段有时候不咋地,但那股子劲儿,跟咱们平时缩手缩脚、说话绕十八个弯的活法,确实不一样。我就突然冒出个念头,想试试,能不能学她那么一点点“实在”劲儿。不是学她怎么搞定男人或者跟人吵架,就是学她那种不藏着掖着,有话稍微直说一点的态度。
我的“Edie式”小实践
说干就干。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稍微调整下自己的说话方式。以前,总觉得要照顾别人情绪,很多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,或者说得特别委婉,结果人家根本没听懂,或者会错意,反而更麻烦。
我就开始试着:
- 开会的时候:以前老板或者同事提出个方案,就算我心里觉得有点不妥,也只会说“挺好的,不过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下那个啥……” 这回遇到个我觉得明显有坑的方案,我就深吸一口气,直接指出来了:“我觉得这个方案有几个风险点,第一、二、三……可能会导致后期执行困难。” 当时明显感觉到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钟,有点尴尬,但好在后面大家确实针对这几点讨论了,避免了问题。
- 朋友求助:有朋友找我帮忙,以前碍于面子,就算自己很为难,也硬着头皮答应,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。这回有个朋友让我帮个我确实没时间也没精力弄的事,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直接说了:“真对不住哥们儿,我现在手头事儿堆成山,实在抽不出空帮你这个,怕给你耽误事儿。” 对方愣了一下,但也没说后来还跟我说谢谢我坦诚,他好赶紧找别人。
- 表达不同意见:跟家里人讨论事情,以前总是顺着说,避免冲突。这回我试着在我不同意的时候,温和但清晰地表达了我的看法和理由。一开始有点小争执,但把话说开了,反而比以前那种憋着不说的状态要舒服。
实践下来的一点想法
搞了这么一阵子,感觉怎么样?挺复杂的。
确实,在某些场合,说话直接点效率高多了。很多事情不用猜来猜去,沟通成本低了不少。而且有时候你以为的“直接”会伤人,但实际上,只要你态度是真诚的,不是故意找茬,很多人反而能接受,甚至觉得你这人靠谱、不虚伪。
但是!这玩意儿绝对不能照搬Edie那种程度。她那是电视剧,有戏剧冲突需要。现实里你要是处处那么咄咄逼人,不给人留余地,那肯定是不行的,朋友都没得做。关键还是那个“度”和“方式”。直接不等于没礼貌,坦诚不等于啥话都往外捅。
Edie这个人,她的活法咱学不来,也不该学。但她身上那种“拎得清”或者说“敢于表达真实想法”(哪怕那想法不一定对)的某个侧面,偶尔在合适的时候学一点点,去掉那些攻击性,保留那份“真”,好像对付现在这越来越绕的人际关系,还真有点用。起码,我自己感觉,心里敞亮了些,不用再憋那么多话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