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,我管它叫“天赋树”实践。也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,就是感觉自己,想学的东西太多,干活也没个清晰的路径,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。玩游戏那会儿,点天赋树不是挺明白的嘛一步一步来,哪个是基础,哪个是进阶,一目了然。我就琢磨着,能不能把这思路搬到自己身上试试。
琢磨阶段
就是觉得乱。 今天想搞搞这个,明天又觉得那个挺重要,时间花了不少,但感觉积累的东西很零散,不成体系。我就想,得找个法子,把自己要学的、要提升的那些技能或者说能力,给它梳理一下,弄个像游戏里那种“天赋树”一样的东西出来。
然后我就拿了张大纸,先把脑子里想到的所有觉得重要的、想提升的能力点,都给写下来。什么沟通能力、写作能力、某个软件的操作、某个领域的知识,反正想到的都写,不管大小,先都列出来再说。
动手画图
写完之后,就对着那堆东西发呆。 看着挺多,但还是乱。我就开始琢磨这些玩意儿之间的关系。比如说,你想提高写作能力,那是不是得先有点基础的阅读量和词汇量?你想学某个复杂软件,是不是得先把基础操作搞明白?
我就开始连线了。 把那些我认为有先后顺序的、或者有关联的能力点用线连起来。基础的放下面,进阶的放上面,相关的放一块儿。慢慢地,那张大纸上就画得跟个蜘蛛网似的,不过有点“树”的雏形了。我尽量把它们归归类,比如:
- 基础能力区: 比如专注力、时间管理这些,感觉干啥都用得到。
- 专业技能区: 就是吃饭的本事,得分叉,比如我工作上要用的几个关键技能。
- 软实力区: 沟通、表达、协作啥的。
- 兴趣拓展区: 一些我想学着玩,或者能触类旁通的东西。
画这个过程挺费脑子的,得不停地问自己,这个真的重要吗?学这个之前需要学了之后能干嘛哪个优先级更高?来回调整了好几次,把一些不靠谱的想法给划掉了,也补充了一些之前没想到的。
实践运用
画出来之后,感觉清晰多了。 我就把这张“天赋树”贴在了我能经常看到的地方。然后,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“点亮”。比如这个月,我重点攻克“基础能力区”里的“高效阅读”,或者“专业技能区”里的某个小分支。就像玩游戏攒经验升级,然后获得技能点去点天赋一样。
我给自己定了些小目标。 比如要“点亮”某个能力,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练习,或者看多少相关的资料,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效果。完成了,就在那个“天赋点”旁边打个勾,或者涂个颜色,还挺有成就感的。
用了一段时间,感觉确实有点用。 主要是不再那么迷茫了,知道自己当下该干也知道下一步往哪走。而且看着那个“天赋树”被自己一点点点亮,心里也踏实。
反思和调整
这玩意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 实践过程中,我发现有些“天赋点”当初想得太理想化,或者优先级没那么高,就得调整。可能有的分支要砍掉,有的地方要加新的。比如,我发现某个“软实力”比想象中更重要,就把它提前了。
这更像是一个动态的、帮助自己聚焦和梳理思路的工具。 它不是一个严格的计划,更像是一个导航图。关键在于,通过这个过程,能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结构,以及想要发展的方向。
这个“天赋树”实践,对我个人而言,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尝试。它帮我把那些模糊的想法变得具体了点,让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更有方向感和掌控感。虽然方法有点土,但还挺实在的。分享出来,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个思路,没准对谁也有点启发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