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听人念叨,说什么在日本养老,手里没个5000万日元存款,晚年就过不这话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。正我也算是有过点儿亲身实践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这事儿的过程。
记得前些年,快到点儿考虑退休生活的时候,这“5000万日元”的说法也挺火的。当时我就想,这数字到底靠不靠谱?是真的需要这么多,还是瞎咋呼?光听别人说没用,得自己动手算算。
开始捣鼓这笔账
我就找了个周末,安安静静坐下来,把家里的各种开销、存折、还有将来能拿多少养老金,全都摊开来。这可不是个小工程,得一项一项捋清楚。
- 住:房贷还有多少?或者租房的话,租金多少?物业费、修缮费这些都得算上。
- 吃:柴米油盐酱醋茶,一个月大概多少?偶尔下馆子也得算进去。
- 穿:虽然老了不用太赶时髦,但基本的衣物鞋帽更新也得留点预算。
- 用:水电煤气、电话费、网费、交通费,这些是跑不掉的硬开销。
- 医:医疗保险费、看病吃药,年纪大了这块儿开销可能会增加,得多准备点。
- 玩:总得有点儿爱旅游、兴趣班、或者就是跟老朋友喝喝茶,也得花钱。
- 杂:人情往来、偶尔买点小东西、还有应付突发状况的备用金。
我当时就拿着计算器,一项一项地估算,尽量往细了算,也参考了些官方公布的数据,比如平均养老金什么的,但那玩意儿对我来说只是个参考,关键还得看自己家的情况。
算完之后琢磨事儿
一通算下来,看着那个总数,心里大概就有谱了。5000万日元这个数,对有些家庭来说可能确实需要,甚至还不够;但对我自己家的情况来说?我发现,这事儿真没那么绝对。
关键在于你怎么生活。你要是想天天山珍海味,每年出国旅游好几趟,那5000万日元肯定打不住。但如果就是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,自己做做饭,在家附近溜达溜达,偶尔跟家人朋友聚聚,用不了那么多。
我当时就根据自己算出来的结果,跟我家那位商量了一下。我们觉得,没必要为了凑够那个所谓的“标准数”就牺牲掉眼前的生活质量,或者把自己搞得特别焦虑。重要的是,你得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退休生活,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规划你的钱怎么用。
实际落地是关键
我们就按照自己的规划来。有些不必要的开销,能省就省了。比如,以前可能图方便老在外面吃,后来就尽量自己在家做,健康又省钱。大的旅游计划少了,但周边的小旅行、公园散步多了起来,也挺惬意的。
养老金加上之前的储蓄,还有一些理财的小收益,我们发现日子过得也还行。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巴巴,但也绝对谈不上奢侈。就是一种比较平和、安稳的状态。
我的实践经验就是,5000万日元这个数字,听听就别太当真。最重要的是了解你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生活方式。坐下来,动手算算自己的账,这比听任何专家说、看任何报告都来得实在。别人的标准是别人的,你的生活得由你自己说了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