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这事儿记录一下,算是我的第三十三个实践小结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好像到了某个点,就特别想把一些东西捋一捋。我这个“三十三”,不是说具体做了三十三件大事,更像是一个节点,或者说,是我坚持某个习惯、某个想法的第三十三个小周期,也可能就是到了这个岁数,想法多了点。
这回我想聊聊的是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和实践的一件事:精简生活,尤其是信息输入这块儿。
起因挺简单的。就是有段时间,感觉脑子特别乱,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,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,各种APP推送,各种群消息,还有朋友圈、短视频……感觉时间哗哗地流走了,但脑子里啥也没留下,反而越来越焦虑。
开始动手
有点轴,觉得不对劲就想改。第一步,我先把手机里那些不常用的APP全给删了。就是那种“可能有用”但实际上几个月没打开过的,眼不见心不烦。
然后是通知管理。这个我弄了好几天。我把几乎所有APP的推送通知都关了,只留下几个确实不能错过的,比如重要的工作通讯工具、银行APP的一些关键提醒。其他的,像什么新闻推送、购物优惠、社交动态更新,通通关掉。
刚开始那几天,确实有点不习惯。总觉得手机太安静了,是不是错过了什么“大事”?忍不住就想主动去刷一下。这就是习惯的力量,挺可怕的。
过程中的挣扎
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刷手机的时间。比如:
- 规定时间段: 比如只在午休和晚上某个固定时间段集中看一会儿社交媒体和新闻。
- 物理隔离: 工作的时候,把手机放远一点,或者干脆屏幕朝下。
- 培养替代习惯: 感觉无聊想刷手机时,强迫自己去看几页书,或者站起来走走。
这个过程反反复复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有时候工作压力大,或者心情不就特别想通过刷手机来逃避一下,这时候就容易“破功”。破功了也没事,第二天继续呗。实践嘛不就是这样,允许自己反复,重点是方向对。
现在的状态
搞了这么一阵子,大概也有小几个月了。现在感觉好多了。
最大的变化是,脑子清净了不少。信息少了,但感觉重要的信息反而没错过。因为我是主动去获取,而不是被动接收,效率高了很多。
焦虑感也减轻了。不再担心错过什么八卦或者热点,世界少了我也照样转。反而多了点时间用来看书、思考,或者干脆放空。虽然每天还是忙忙碌碌,但感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强了一些。
也不是说就完全不看手机了,那不现实。只是从以前的“被动投喂”变成了现在的“主动觅食”。这个转变,我觉得挺关键的。
这第三十三个实践记录,记录的就是这么个跟信息“较劲”的过程。挺普通的一件事,但对我个人来说,感觉像是在混沌里给自己开了一扇小窗,能稍微透口气了。就这样,继续实践,看看下一个“三十三”会是啥样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